一、请你喝鸡汤
现在的我们所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
1.用时间换钱;
2.用钱换时间。
在没钱的前提下,只好拿时间来换钱了。
别人都是一刻值千金,刻刻都是生财时,而你却在耗费青春的光阴,换取不太多的金钱。因为你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时间对于你来说或许就是弥足珍贵,但你却不能使其换来令人满意的价值。这样,你就成了时间的傀儡,笑看岁月悠悠,一切都与你无关。
离开学校之后我才发现,那些职场鸡汤就是给我们这些菜鸟准备的。
这些鸡汤中,特别令人印象深刻就是:
下班后的八小时决定你与同事的差距。
是的,下班后的时间足够我们去学习新技能,或是提高工作能力。这段时间对与每个下班后的员工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区别就在于你怎么去使用它,让它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下班后的充电是现在职场小白成长的不二法门。
但刚毕业的我们,下班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开电脑,点击游戏,然后酣战到晚饭时间。加上现在的工作不是太紧张,我们能做的除了上班时跟着老员工认真学习之外,下班后就成了娱乐的大好时间。不用去说什么下班后充电,下班后不就是该放松休息吗?
但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日子甚是无聊,于是开始寻求新的东西来打发无聊的时间。那些在学校没法做的事,现在终于有了机会一一实践。
二、读书不是买书
像我这种半吊子书生,学校读书馆都没去几次的人,竟然在职场鸡汤的影响下开始买书了。
世事经历总有人给你指导。
买书这事, 你买得越多有可能读得越少,过了三五天的新鲜感,就会重复往日的慵懒状态。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尤其是整理书架的时候,才发现还没开封的书摆在那里落满了灰尘。
再加上书籍的阅读最耗耗时耗力,也是需要用心去阅读的,要是没什么耐心的话,过来人都劝我们少买点,要是真想看的话,借书不失为好方法。
书有多种,总的来说就是以下几类:
1.技能类书籍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属于一次性用品,看完就属于垃圾桶了。(二次利用的机会就是别人借去作参考书);
2.小说最大的用处是用来打发时间, 去体验其中的人情冷暖,感受另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
3.专业类的就是最让人头疼的,笔者的中药学就是一本本厚书,从基本技能到方剂都是长篇大论。长是其一,有些还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相信所有的专业都是类似的乏味冗长,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一知半解的人来说。
4.鸡汤励志类唯一的好处就是在你没有继续努力时,或许能给你点动力,让你觉得看了本书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其他的就没必要看了。
三、悲惨三年
走向职场后,我们会遇到各种优秀的人,进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们的差距。
下班后的时间就成了我们完成赶超的最后机会。
我一直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会想到提升个人能力呢?除了升职加薪,难道没有其他的目的了吗?
于是抛开金钱的目的不谈,开始全面地学习:回想以前有哪些是自己喜欢的事,却因为上学的缘故迟迟没能做的。
某个午后,我开始思考人生,告诉自己:人生在世,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列表:
1.吉他
2.画画
3.轮滑
4.毛笔字
5.英语
6.篮球
写下列表只是开始,学会这些装备是基础,拿到工资的那一刻开始放肆地购买了,再也不用死皮赖脸地问爸妈伸手要钱买玩具了。
有人说过, 你不会的就去学,又没什么技能是与生俱来的。这句也是我的人生信条,挂在床头就是鼓励我前进的动力。
但是梳理这个列表的时候, 最大的问题出现了:我是个不善于规划时间的人,面对这么多的兴趣爱好,不知从何下手,6项技能齐头并进的话,搞得我比小学生上补习班还忙。只好按着日子来安排了,周一到周六的下班后全是这些东西,每天只让自己学一样。
那结果如何呢?
今天学了画画,铅笔还没学会怎么掌握,却还要等到一周后再来重新学习,吉他调音还没学会时,第二天又得开始练毛笔字,就这样反复累积,到最后消磨的是自己的耐心。总发觉每样东西还是入不了门,剩下的就是出于放弃的边缘:画册、吉他、篮球、滑板、毛笔、英语书上全是灰嘲笑人的灰尘,然后一头钻进让人舒服的游戏中去,只有在收拾房间时,才想起来曾经有过一个计划是要好好学……
这就是我毕业三年来的收获,工作还是马马虎虎,其他技能没有什么起色,就连自己最爱的英语也忘得差不多了。时间跑得确实比我快,在我还没意识到时,曾经的想法就被尘封。
愿我的三年失败经历能给你点“启示”。
这就是今天的胡说胡侃,希望你能喜欢。
晚安,好梦。
每日更新,欢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