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朋友圈,被医生朋友们刷屏了:省医口腔科陈主任被杀事件,引起了中国医学界的高度关注。
具体事件细节,我也只是从网络中了解而已,详述实在太过揪心,故而不愿细说。身中30多刀,面容尽毁,肠管外露,平时切菜切到手指都会痛到不行,何况这30多刀。手术室内的照片,多个医护人员到场抢救,失血性休克,血压低,输血一万多毫升,几度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电除颤,甚至上了ecmo(体外心肺氧合),却依然没有挽留住陈主任的性命。
我也是一名医学生,虽然不是学临床专业的,但读医的人走过的都是同样的路:5年本科,需要学的书本比小学初中高中加起来的还要多几倍。这就意味我们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来吃透书本的内容,才能为以后治病救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临床的学生要考临床医生执业证才有资格成为医生。毕业后要么考医院规培执要么考研深造。从实习生、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这过程非常的漫长,一走就是一辈子的事。
最近的“魏则西事件”牵扯出了一大串蒲田系医院,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广告打得猛却名不副实,揭露了医疗界的黑暗面。的确,这件事提醒我们不要盲目相信广告,要从多渠道了解医院的执业,生病时到可信的正规医院就诊情况。
但是,蒲田系医院是少数的,没医德的医生也是少数的。我也曾经到医院各科室实习,有过患者治愈后出院的喜悦与感动,有过为患者不幸离去的惋惜与难过,有过在夜里急诊手术抢救胃出血病人的紧张与忙碌,也有一站上手术台就是长达七、八个小时的劳累与饥饿。这些,只是医生的日常生活。所以医生,尤其是外科很容易得职业病:胃溃疡,心血管疾病,饮食不规律、休息不足是最为主要的原因。他们工作强度之大,不是圈外人可以理解的。
大家可能都认为,生病去找医生看病,就一定可以治好。这个观点是错的。世界上90%以上的病都不能被完全治愈。医生不是神仙,不能包治百病。他们能做的,是尽力帮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比如说糖尿病,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饮食及生活方式等途径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再比如说恶性肿瘤晚期,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这种情况下已经无法根治疾病,只能通过对症处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看病贵看病难,耳熟能详的医疗热点话题了。
之所以看病贵,是检查费与药价高企,一台手术下来,手术费绝大部分是手术器械的费用,医生能得到报酬的却很少。之所以有不同的检查,有的是为了排除,有的是为了看得更加清楚,下诊断的时候就有更加充分的依据,减少误诊的概率,是对患者负责任的表现。然而,在某些人的眼里,却是医生故意开各种检查来赚钱,把看病贵的责任归咎到了医生身上。至于红包,医生们根本不屑拿见不得光的钱。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分,没有理由也不需要拿患者的红包。请对医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多一点相信,少一点猜忌。
之所以看病难,是一方面是因为医生总体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人喜欢挂专家门诊的号,而普通门诊却门可罗雀,诊疗的效率不高。专家们的确是诊疗经验丰富,但并不代表普通医生的医术不过关。医生不是孤军奋战的,他们有专家+普通医生结合的团队,遇到棘手的病例大家会一起讨论分析,有需要的时候会请其他科室的医生会诊。其实看病并非如想象中的难,请多一点移玉步,少一点排长龙。
我朋友圈里的医生们不约而同地都换上了黑丝带头像,除了缅怀逝世的陈主任,更多的是医生群体流露对此恶性杀医事件内心的恐慌,黑白,茫然,无所适从。圈内人聚首可以相互理解,但圈外人呢?有些冷眼旁观,甚至有些拍手称好,医生被杀了,难道不应该痛心疾首吗?难道国人心理已经如此麻木扭曲,没有丝毫同情心吗?我真的不懂。
如果医患关系再不受到高度重视,恶性循环越演越劣,那么谁还敢当医生,朝不保夕,唯恐有性命之忧,哪个医生又能安心治病救人?恐怕将来看病会更贵更难。医生会崩溃,患者受病痛折磨,可以预见的两败俱伤的局面,难道真的没法改变了吗?
请多一点良知,少一点记恨,要记住,医生永远不是你的敌人,而是共同对抗病魔的战友,病魔才是你的敌人。
最后,缅怀逝去的陈主任,愿你走好,在天堂不再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