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和珅,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的认知里,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无能昏庸甚至无恶不作的大贪官,其样貌应该也是,体态臃肿,肥肥胖胖。平时也被纪晓岚耍的团团转。
但真实历史上的和珅是什么样呢?真如《铁齿铜牙》里一样吗?
1.悲催的官二代和珅
和珅其人生于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原名善保,字致斋,钮钴禄氏。
和珅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官二代,本该不愁吃喝,无忧无虑的开始他的童年生活,但很不幸,他的童年里只有贫穷困苦,冷嘲热讽陪伴着他。
和珅生母在其三岁时因难产去世,而父亲也在其九岁时去世,留下来他和他的弟弟。就这样,童年的和珅失去了父母双亲的照顾,感受到了什么叫作人间冷暖。
和珅的继母对他们俩兄弟也是没有啥好脸色,毕竟不是亲生的。和珅兄弟俩每日都在继母的白眼与责骂中度日。
时间长了,和珅便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如何讨取继母的欢心,这项技能在将来和现在都被和珅发挥的淋漓尽致。
和珅天资聪颖,又上进好学,所以他就是现在老师眼里的三好学生。
成绩好,品格好,劳动好,是个名副其实的优秀青年代表。
理所当然的,和珅考上了当时全国最好的学院,咸安宫学院,而当时这个学校也很奇葩,除了看人成绩好不好之外,还要看人长相如何。
就是你成绩好长得不行,还不让你进。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和珅绝不像现今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演示的那样,反而是个可人儿。
据《秦鬟楼谈录》中记载:“躯干如中人,面白皙而事修饰行业轻缳,不矜咸仪,言语便给,喜欢诙谐,然性机敏,过目辄能记诵,每有所言,皆能奚举其事之本末。”
大概翻译过来就是,机敏能干,肤白貌美。
2.一边上学一边找到了未来媳妇
优秀的和珅本意只想好好学习,奈何优秀的人格魅力还是令他未来媳妇的爷爷盯上了他。
当时的咸安宫官学总管英廉大人,也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校长,看上了这个小伙子,觉得他人品又不错,长得还可好看,成绩也很优秀,最重要的是,一看就是个当大官的料。
于是他也算费尽心机的撮合他的孙女和他,给两人创造了足够的二人空间。
而我们当时的和珅同学也没有辜负校长的一片好意,成功的将校长的孙女拿下,也为自己的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和珅在承袭了高祖父的三等轻车都尉之后,便与大学士英廉的孙女冯氏结婚。
人的一生由很多机遇构成,只是有的人善于把握,有的人和机遇失之交臂而已。和珅便是前者。
和珅与冯氏结婚后的第二年,便去参加科举,未曾想碰上贪官污吏,优秀如他竟然也失败了。
和珅不服,想再备考一年。而他的岳祖父告诉他,你落榜是因为你没有钱,你再备考也没有用,何必浪费时间呢?并且告诉他,科举不是唯一出路,你还可以去皇上身边当侍卫啊。
然后便找关系帮和珅谋取职位,也因这样,和珅才有机会亲近乾隆帝,成为满清的“二皇帝”。
3.关乎和珅一生的机会
成为侍卫后的和珅默默的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三年了,他心想,他娘的说好的可以飞黄腾达呢?三年了,三年了,我还是个侍卫。(对不起,我脑补的。)
说机会机会便来了,此后他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节节高升,无人能及。
而这关乎和珅一生的机会是什么呢?
《庸庵笔记》中记载:乾隆四十年初,有一次,乾隆帝即将摆驾出宫,谁料想,出宫的礼仪用具不见了,乾隆帝十分生气,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欤?”
然而乾隆时期,重武轻文,故而皇帝身边的这些侍卫,太监都不知道皇帝在说啥玩意,只能跪着不吱声。
和珅一看,诶呀,这不就是机会吗?于是出言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乾隆帝还在气头上,听到这句话,不由抬头一看,哟,这人模样还挺俊俏,文才又还不错,顿时心生三分欢喜。(坊间传闻和珅长得颇像乾隆帝年轻时喜欢的一位女子,但传闻终究是传闻……)
而和珅见皇上朝自己看过来,连忙跪下谢罪。
乾隆见此人,态度又好,便有心考考他,一番问答之后,发现和珅真是挑不出毛病,是有真学识之人。由此和珅便走进了乾隆的视线里。
得到乾隆赏识之后的和珅,就此开始了自己的开挂人生。
4.升官速度之快
抓住机会的和珅搭上了乾隆的这条大腿,1775年,在他碰上乾隆,来了一出“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的好戏之后。
当年十一月份,荣升御前侍卫,次年的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就摇身一变,成了军机大臣,四月又变成了总管内务府大臣,同年八月,十一月,十二月一直在升官。
这升官速度谁人能及?简直就是像坐小火箭一样的。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和珅可以说把清朝大大小小的官都做了个遍,直到37岁时他当上了宰相。如果不是皇帝只能有一个,不然他也能当个皇帝玩玩。
和珅在位期间,通常是一人身兼数职,常年365天,天天围着乾隆转。简直就是当代劳模标准。
5.乾隆专属“钱袋子”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时间久了难免都会令主子心生不满,但和珅就宛如乾隆帝的知己,一举一动都能合乾隆帝的意。
投其所好,又不会用力过猛,一切恰到好处说的就是和珅了。
而乾隆帝也算是一个又当又立的人,既想百姓夸赞他清廉,但又好排场,好虚荣。
和珅在敛财方面又是非常的有天赋。经常不动用国库一分钱,就能满足乾隆的好大喜功。
两人简直,绝配,顶配,天仙配。就是他俩。
可以说,和珅的贪婪和乾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乾隆几下江南巡游,一切都由和珅操办,但乾隆暗示和珅,我不想动国库里的一分钱,你懂吧?
和珅:我懂,我懂。于是和江南官员大肆宣扬,皇帝要来,你不好好招待皇上,是不想在官场上混了吗?
江南官员一听,有理有理。
于是乾隆下江南,歌舞生平,国泰民安。
所有的费用一级压一级,只能苦了我们的老百姓。
写到着,不禁想说句,乾隆咋这么抠,自己想去玩,还不想花钱,还要别人夸自己勤俭持家。简直是又当又立的代表。
就这样,一来二回,和珅也就成了乾隆专属的“钱袋子”,乾隆直管伸手要钱,和珅只管敛财。
和珅的贪,和乾隆离不开关系的同时,还和李侍尧一案有关,在此之前,和珅一直是个好官来着……
6.曾也清廉
和珅为官之初,倒也清廉,还曾经以清官自诩,也拒绝过他人的贿賂,和珅就任侍郎后,有位叫安明的“笔帖式”(中低级文书官员)送礼给和珅,希望能够升为司务。
和珅答应帮忙,但拒绝接受贿赂。等安明任司务后,又立即送了颗玉给和珅,和珅也婉拒不收。
只不过,随着和珅连遇贪官污吏,加上李侍尧一案后,和珅初尝了大权大财的滋味。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云南按察使海宁揭发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嫌贪污,乾隆下御旨命刑部侍郎喀宁阿、和珅和钱沣远赴云南查办李侍尧。
起初毫无进展,后来和珅拘审李侍尧的管家赵一恒,向赵一恒严刑逼供,赵一恒奈不住痛楚,把李侍尧的所作所为一一向和珅作了交待。
他把赵一恒交待的事项笔录下来,又命人召来了云南李侍尧属下的大官员,当着他们的面宣告了赵一恒的供述,那些原来忠于李侍尧的官员见和珅已掌握了证据。
于是他们纷纷出面指控李侍尧的种种罪行,就连那些曾向李侍尧行贿的官员,也申明自己是被迫行贿的。
和珅取得了实据,迫使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也因此被提升为户部尚书,在议政大臣处行走。
案件审结后,李侍尧和他的党羽一大份财产被和珅私吞,加上乾隆的赏赐,和珅尝到了掌握大权大财的滋味。
不久,长子丰绅殷德又被乾隆指为十公主额驸,领受乾隆赏赐黄金,古董等等,百官争相巴结。和珅一开始仍拒绝受贿。日子一长,权势越盛,诱惑和机会越来越大,就彻底变质。
7.优秀的外交官
咱们的和珅同学,除了敛财方面十分擅长之外,还在语言上有着极为惊人的天赋。
和珅一人精通汉、满、蒙古、藏四种文字,外交也是如他人一样,圆滑不失风度。
隶属清朝小国,或边疆有文件传来,满朝文武,皆不识其意时,和珅就笑笑,让我来瞅瞅。
据记载,六世班禅送来的藏文书信,只有和珅一人能看懂。
而在《乾隆英使觐见记》中记载:“相貌白皙而英俊,举止潇洒,谈笑风生,樽俎之间,交接从容自若,事无巨细,一言而办,真具有大国宰相风度。”
这里不难看出和珅对英语也是十分上道的,这若放在现代,简直就是外交技能满分的优秀员工。
8.钻石王老五,和珅
和珅此人敛财技能满分外,生财技能也满分。
我们细看,和珅经营的产业涉及高利贷,房地产,典当业这些高额暴利产业他都玩的溜溜的。
据说,当时北京地区的当铺有大约几百家,而和珅一人便拥有75家当铺。
除了这些行业外,他还不放过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薄利多销的行业,什么粮店,酒店,旅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和珅同学办不到。
采矿业在当时,是一个风险大,投资大,见效慢、费钱费力,还不好管理的产业,但是咱们的和珅同学,一看,就知道这是发财的行业啊,于是赶紧投资,成了清朝少数的煤老板。
这样的和珅放在现代,也算的上是名副其实的钻石王老五。
9.睚眦必报的和珅
和珅这人的缺点除了贪财之外还有就是记仇,在乾隆时期和和珅作对的人基本每落得什么好下场。
我们和珅的复仇永远是表面不动声色,一抓住机会,就往死里整。这也太像我们某些复仇文里的男主角了吧。
和珅宗旨大概是,不管你是好官还是贪官只要你让我不开心了,你就不能过好日子。
典型例子便是福崧,福崧为人正直,做事也非常果断,下属都十分敬畏他。
而此时的和珅,因为乾隆的倦勤而更加受到乾隆宠信,权倾朝野。外地的督抚大员每年回京述职,都要带着重礼前去拜会,以求和珅不找自己麻烦。
福崧身为一省巡抚,对这种事情也是见怪不怪了,可他就是看不惯贪得无厌的和珅,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每次回京非但不登门拜访,送礼更是没影的事,这就公然挑战了和珅的权威。
于是和珅就对福崧怀恨在心,一直想找机会除掉他。
有一天,和珅的亲信全德派人飞驰送给和珅一封密信,报告了福崧在浙江的一件事情。全德是盐官,偶然发现两淮盐运使柴桢挪用了两现,这件事的背后牵连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福崧。
和珅心想,机会来了,看我怎么除掉你,于是就给全德写了一封回信,吩咐他马上写奏折,弹劾柴桢挪用公款、导致府库亏空,并弹劾福崧监管不严、收受贿赂之罪。同时要一口咬定,柴桢的馈福公金千两”是贿赂福崧。
全得写完奏折,几经辗转到了乾隆手上,而这是的乾隆已经习惯征求和珅的意见,而和珅一心想他死。
被几经劝说的乾隆却觉得没必要这么狠,于是便说要不让他上京,朕好好敲打他?和珅只能说,好。
然而杀心已起的和珅,怎能轻易放过他,在福崧还没到京前,和珅便成功激起了乾隆对福崧的怒气。皇帝一怒,便是,斩立决。
就这样,朝里朝外的人都知道和珅不好对付,于是事事顺着和珅的意思。这二皇帝也算名副其实了。
10.嘉庆赐死
日子顺风顺水的和珅,便除了乾隆之外,谁也不放在眼里,这就包括了我们的下一任皇帝,嘉庆。
在乾隆帝执政的第六十年,乾隆帝说,我当够了皇帝了,我要退休享福了。
和珅一听,完了,你退休了我咋办?你是老了,但我还年轻啊。
于是想尽办法阻止嘉庆登基,先是在乾隆面前将他吹上天,接着就是给他洗脑,但是这次的乾隆很是硬气,说,我立过誓言的。执政六十年就让给我我儿子当皇帝的。
和珅一看,不行啊,你要是让位了,我这个二皇帝岂不是做不成了?
于是心生一计,说,没事没事,让你儿子当个总经理(没有实权的皇帝),你当个董事长(有实权的太上皇)。
乾隆一听,这样自己既可以继续执政,又不违反誓言,便答应了。
就这样原本高高兴兴打算升职的嘉庆,半路被和珅截了胡,不由心生不满,但奈何,和珅当时还算的上是个副董事,只能藏在心里,不能表露出来。
而这时候的和珅便开始限制嘉庆的一切活动,还经常给下马威,来警示嘉庆这个总经理,我可是副董事。
嘉庆对和珅的恨意便越攒越多,心想,没关系,等我家老爷子死了,就让你明白,这大清是谁的大清。
于是,等乾隆一走,嘉庆便以雷厉风行的速度干掉了和珅。
官史记载: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帝令和珅总理丧事,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正月十八,延议凌迟。
不过和珅的儿媳妇和刘墉等说,毕竟他是前朝重臣,这样做太过分了。还是改赐死吧。
嘉庆想了想,似乎有道理,便改赐死。
从嘉庆一开始想赐凌迟一事,可见嘉庆对和珅是有多仇恨了。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远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一首绝命诗,一个乾隆时代权倾朝野的人物就此离去了。
和珅的一生,是复杂的,是说不清的,他是震惊世界的大贪官,也是乾隆时期优秀的外交官。是目光长远的商人,也是心胸狭窄的小人。
他的缺点遮蔽了他的优点,所以,世人认得的,是哪个巨贪无比,昏庸无能的和珅。
而那个面对逆境依旧能坚持努力上进,逆风翻盘的和珅却是不为人知的。
倘若和珅能坚持本心,不受当时清朝贪污之风影响。也许,他就不是贪官和珅了,而是乾隆时期优秀员工和珅了。
结语:和珅因受满清盛行的贪污风气,逐渐从一个好官变成了震惊世界的贪官。可见不忘初心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
想起前段时间一朋友对我说,不忘初心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唯有坚持才是最真,可坚持是最简单之事,也是最难之事。
很感谢能在忙碌之余看完这篇文章的人,希望大家在看文章的时候都能有愉悦的好心情,如果你对文章有其他的看法也可以留言一起探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