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我们家,说“吃”似乎是一个很丢脸的事,说谁品行不好,就是好吃懒做,谁在家不断变换花样做饭,就是“败家子”,是要被深深鄙视的,至少我妈是这样认为的。
在我妈的标准里,我应该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很长时间里,我也以吃货自嘲自居。
记得小学时,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厨房问饭做好了没有?不喜欢连续两天一样的饭菜,不喜欢简单的馍菜汤,最喜欢吃饺子,猪肉萝卜,韭菜鸡蛋,吃饱了还能再进半碗,春节时,用来招待客人的炸物,大冷的天,我总要在半晌时候随便捏一个塞嘴里,那个香。
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总会不情愿地被赶到厨房,客人前脚刚走,我们一拥而上,一桌子剩菜很快底朝天。
直到现在,爱看大胃王吃饭,在别人看来多无聊的节目,在我,却是津津有味,喜欢给家人做美食,看着别人大快朵颐,是成就,更是享受。
奇怪的是,自己吃的却不多,不喜欢在别人面前狼吞虎咽,至少不能表现出来,总是拼命压抑自己的吃相,和感情。
和朋友家人吃桌聚餐,都只吃离自己近的,尽量不站起来挟菜,不喜欢吃带骨头有刺的肉,很怕自己面前一堆小山,总是趁别人不留意的时候很快挟两口,似乎在逃避掩饰自己的胃口,表面以吃货自居,却在潜意识认同妈妈,习惯以吃货自嘲,却不想被别人在背后嘲笑自己爱吃。
说话做事也是,不知道人微言轻,还是言轻人微,总是没底气,没主张,没有鲜明独属的标签个性,或者作风,总是随波逐流,从众跟风,恨不得隐形,恨不得立刻马上消失。
买东西也是,别人说好,那好吧,买回去后悔,越看越恶心,瞎花钱。别人说不好看,好像有点儿,算了,不买了!
有意思的是,别人眼中的我似乎又是一个样儿,藏的深啊!
这里面的深层意义,当然要从原生家庭谈起,我无意埋怨我的原生家庭,只是或许能从中找些蛛丝马迹。
作为八零年生人,我是家中三妮,和哥哥双胞胎,除了没有妹妹,别的都齐了。
老三,或许本身就是多余的,加上和哥哥同时来到这个世上,可想而知,这里面承载了多少欲望、希望、失望和绝望,从刚出生时险些被送人,到父母不自觉的重男轻女,和老三本身身份的尴尬,练就了孤独,自卑,而又敏感的我。
父母整日忙碌,家务活,小生意,老人,孩子,从年初到年尾,没有消停的时候,再加上农地活,从田间地这头到地那头,在孩子的眼里,一眼望不到边,或许这也是我拼命求学的动力,姊妹几个,就我一个人上了大学。
妈说,哥哥我俩刚出生时,一人一个奶,我从小就胖,饭量大,吃不饱就哭,妈说哥总让着我,我不吃,他便不吃,我哭,他也哭。
印象中,哥哥一直谦卑又懂事,几毛钱在兜里几个月还是新的,被父母带着买新衣服,他总选最便宜的,直到现在,还是不变,一贯的委屈自己,习惯把自己低到尘埃里,总把最好的让给家人,最好被忽视。
姐是老大,辍学早,姐姐为这个家吃了不少苦,贡献很大,但是因为姐姐出生时没人和她抢,姐的能量很足,像个永动机,凡事敢说敢做,勤劳干练,很少听过她的抱怨,多的是安排指令,遇事都是冲锋陷阵。
弟弟是老幺,父亲最是疼爱,姊妹几个也都尽量偏袒,从小不让他干活,大小事不让他操心,以至于婚后总和老婆出现口角,这些纷争大都是因为弟弟不管家务。
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0-1岁是人的口欲期,1-2岁是肛欲期,3-6岁是俄狄浦斯期,很多人都在每个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出现固着和退化,当然症状表征越明显,越严重,说明人格发展越不完善。
我一直认为,或许我就一直处在口欲期,因为奶水不足,因为生活压力,因为父母力不从心,因为家中姊妹数量和序位,这些都不同程度从不同方面造就出旺盛口欲却又不敢张嘴的我,当然这也是一种创伤。
但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货反而越来越多了!各种美食和信息铺天盖地,节目花样不断翻新,吸人眼球,教你如何做更好吃,告诉你哪里有好吃的?越来越多的大胃王层出不穷,各种吃货各种秀,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大早打开网页,满屏都是吃。白天吃,晚上吃,睁开眼,一日三餐,闭上眼,梦里也是满汉全席,一个人时要吃,和朋友一起更要吃,伤心时用吃来慰藉,快乐时用吃来祝贺,孤独时用吃来填补;
平时吃,春节更要吃,不但要吃,还要吃出水平,吃出档次,吃出境界。
不是有句话吗?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
清楚的记得,有一晚,下课后已经十点,我穿过附近小吃街去坐车,两个胖姐妹坐在街中间的长椅上,一人撸一攥烤串,旁边放着大杯饮料,吃的旁若无人。
至今还记得姐妹俩姣好又青春精致的妆容,还有和脸蛋极不相称的,突出变形的肚腩和粗腿,俩人瘫坐在长椅上,看起来在享受美食,却分明有种颓废的抑郁,或许是感叹自己的大龄未婚,或许在对这个世界宣告自己的自暴自弃。
或许,我们吃的不是饭,是寂寞。
这世界变化无常,生活更是艰难曲折,不管你怎么努力,自己和别人总是差那么一大截,人世间有太多的无能为力,唯一能掌握的似乎只有眼前,这些美食,那就,开吃吧!
对了,听说口欲期,不仅仅表现在吃上,还有很多,比如吃手异食,吸烟喝酒,甚至一些性变态。
哇,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