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参加了行动派地表课堂的线上创业课,因为在群里分享我的竖型思维导图和制作的知识卡片,被标上“笔记达人”的称号。有几位小伙伴问我,你是如何做到提取知识逻辑有条理,笔记形式简洁美观的?
因此昕昕班班希望我在群里做一个微分享。在这之前,我都没有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是如何做到这样的?
第一想到的是结构化思维和设计基本原则,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结构化思维是左脑,美观的形式是右脑。用全脑,左右脑都要平衡。
因为这个问题,我才发现我学了这么多知识,却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将知识点形成线,再结成网。
因为有这次微分享的任务,仿佛上天安排好了一样,在朋友圈和简书发现了补充我知识体系的相关总结。来清远开会的高铁上,我翻开笔记本,画了一个简单的草图,才发现我可以讲的点挺多的,原来计划10分钟的分享计划扩充到15-20分钟。
结构化思维,分三个步骤,确定主题、分类归总、思维模型。确定主题的方法,这一点可以回到我们小学中学时代的语文课上的练习,找中心段落,中心句子和中心词。这个方法也是我在阅读中采用的方法,找到总结性的段落,用笔在让我怦然心动的句子下面划线,圈出反复提到的高频词汇和概念词。
分类归总,这个方法是上一份工作当中的领导教的。分类可以把杂乱无章的知识点梳理清楚,分类就是在整理思维,思考的过程。因为以什么原则来分类,需要一定的逻辑,这一点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到的MECE原则,各部分间相互独立,所有部分完全穷尽。不重复、不遗漏。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挺难的,需要刻意练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厘清思路。
思维模型,是建立体系的关键步骤,分类还只是消化原本的知识,而套模型的过程,才是真正能内化成自己的体系。有用的思维模型有很多,根据二八原则,常用的就是20%,因此,我们掌握好常用的20%,就已经足够用了。我常用的模型有5W1H模型、SWOT模型(优势劣势威胁机会、SCQA(背景冲突疑问答案)。
今天在简书上看到一篇讲思维模型的文章,提到知识树这个概念,非常精准地表达了我以上的这些梳理。
在形式上,得意于大学学的工业设计,看过传统的艺术设计,学了一些平面设计基础原理。
提高形式美,同样分享三点:懂一点设计基本原则,多看多分析好看的设计作品,尽可能百分百的模仿好作品。这些都是基本功,需要长期积累。
对于第一点,懂一点设计基本原则,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中提到的设计基本原则:对齐、重复、对比、亲密性。把这四大基本原则利用好,基本可以达到画面简洁清晰,从不入流到三流。《故事课》中提到从不入流到入流,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从三流到一流,是在基本原则练习到炉火纯青之后,打破原则,值得花很多时间。
第二点多看多分析好的作品,靠碎片化的积累和对生活中万事万物的观察。比如朋友圈看到好的图片存到相册,比如在路上看公交车站牌、地铁广告、高铁里的广告,就是等的时间看到好看的图片,就问下自己,吸引我多看一眼的有哪些地方,拍下来保存到相册。建立自己的灵感素材库。
第三点,尽可能模仿好作品。在做任何作品之前,我都会利用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参考图片,把参考图片放在一起,把吸引自己的点,尽可能百分百的模仿。
这样想来,从学生时代开始,我还挺喜欢做笔记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的过程,也是记录、整理、反思、创造的几个历程。这个也是我学习消化知识为我所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