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影视公司开了个关于《少年的你》、《再见,少年》的会,
讲到为什么《少年的你》会到15亿的票房,那么多人看。
不禁想到在知乎上看到的,6月6日中北大学大二学生补考作弊被抓后坠亡一事。
千禧年,南方一座矿业小城。高考将至前,一场剧变裹挟住了少女黎菲和少年张辰浩的命运。
看似无限接近的两个人,却在渐行渐远。
故事的概括写得非常得隐晦,实际上“无限接近却又渐行渐远”写的是关于校园恋情的故事。
在中国,早恋一事,一向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虽然以前读书的时候学校也会管,但起码:
没有哪一个学校的规定写:
严禁早恋,被抓到者直接开除学籍吧?
学校多是以引导为主。
《少年的你》讲的是校园暴力。
据说,在这部影片播完没多久,国家就马上推动保护青少年的相关立法工作了。
为什么?
因为青少年是未来。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去看这部影片,这么多人会关注保护青少年这一件事情。
因为青少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基础。
很多时候,青少年是力量的象征,是未来的象征。
民意的关注,推动了国家的立法工作。
如今的疫情之下,大家有感于这种低沉的氛围,也会对这样关于青春的电影,更加的关注吧。
啊,谁人没有过青春呢。为什么“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这首歌曲这么火,
这么多人去听,为什么“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这么多人去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回忆的青春。
看到知乎上的那个消息 7,是开完会后才看到的,就联想到了这两部影片。
大学。可惜了。
每次看到这样的信息,别人只能感叹一句可惜了。我自己的大学中,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确实只能感叹一句可惜。可惜。
我其实什么也做不了。
但我觉得,起码还有一点事能做。就是传播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最起码,要讲出来让别人知道。
从小到大,我们只上了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等九个科目的内容。这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但是,关于心性的教育、人性的教育和良知的教育,都太少了。
最起码,要让学习者的本身知道,什么是知识。
文字、书本是记录信息的工具。
文字是人们用来表达信息,传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形式。说到底,它是人思维外化于外部世界的众多呈现形式的其中一种。
但承载人思维、表达意思的表现形式不只有一种。
中文是象形的文字,英文是线性的文字。
文字,不仅仅只是子,而是一味有酸甜苦辣的菜。
文字是空间的结合,是传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形式。
但就像烹饪的方式不只有一种,不同菜品也是我们情感的产物。
—— 中文里的字,是【会动】的字。而英文里的字,是用嘴巴串起来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