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关于父母送网瘾子女到治疗中心的事情。
大意是讲:很多父母因为子女不顺从自己的意愿或者父母不理解子女的思想,就把他们送到网瘾治疗中心,理由常常是:上网,打游戏,不结婚,等等各种奇葩理由,,而这个治疗中心,就用电击的方法恐吓,用互相揭发的手段来控制这些孩子们。逼迫他们承认自己犯了错,心甘情愿在这里接受电击治疗。
看完之后,我最深切的体会就是,这些父母真是十足的魔鬼!
他们总想控制子女,希望子女是他们的奴隶,严格按照他们的思想行事。作者在淘宝做生意挣钱,却被父母认为是网瘾少年,责令他放弃上网,去工地搬砖……
作者的父母也许是比较极端的控制型父母,但是父母控制子女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却是特别普遍。
小孩在兴致勃勃地看小虫子,被父母一把拽走,小孩伤心哭泣,被父母强令停止哭泣,小孩不吃某种食物,父母不问原因强令吞下,这些情况恐怕特别普遍。
反思下自己,也总有些想控制孩子思想行为的念头。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地尊重孩子呢,同情他的感情,尊重他的选择,引导他的思想。
假设强烈的控制,能把孩子塑造成我们的样子,那么自问自己,我们的样子真的很好吗?
更何况,强烈的控制,并不能把孩子塑造成我们的样子,反而会让他们或者叛逆,或者胆小懦弱惧怕权威。
孩子不是泥巴,并非用简单粗暴的控制,就能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
孩子更像一颗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种子的种子,他们最需要的是阳光雨露的呵护,他们自会长最好的自己。
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也警醒自己。
对于孩子的管教,我觉得用“教养”这个词更合适,一般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控制,一种态度是放任。
这是两个极端,都不好。
在父母强烈的控制下,会让孩子叛逆,或者唯唯诺诺。个性强的孩子会叛逆,现在和父母对着干,以后和各种看不惯的人事对着干,不会合作。个性弱的孩子,会变得唯唯诺诺害怕权威,现在害怕父母,以后会害怕老师 领导 权威。
在父母放任的家庭中,孩子做任何事,父母都置之不理,孩子可能不知道做事的边界,像个野蛮人,不会尊重人,不会与人合作。父母没有尽到教养的义务。
所以放任与控制都不好,并且采取放任与控制的折中也是不对的。因为控制的思想就是不对不好的,所以无论几分控制都是不好的。
更好的策略是:情感引导。
简单解释就是,同情孩子的感情,尊重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成长为一个 自尊 自爱,有责任心的人。像和朋友相处一样,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
这个教育方法,且看下次文章仔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