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读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的《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加之最近自己的生活和心境都在发生着变化,故续读此书又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感悟。
在本书中,作者为了让读者更加理解“心流”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想象你正由山坡上滑雪下来,所有精神都放在身体的动作、滑雪板的方位、刮过脸颊的咻咻气流,以及身旁呼啸掠过的白色树丛上,丝毫不容你产生相反或抵触的念头。你明白,只要情绪或心念上有一丝疏忽,就可能一头栽进雪堆里,如此一来,你还敢掉以轻心吗?在这种全神贯注的情况下,你滑得顺畅无比,真希望就这么永远滑下去,让自己彻底沉浸在这份快感中。
这种类似上文所说的“滑雪”时的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流”,意为人们在做某些事情时(这些事情可能是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是一件让我们在做事时迫不得已要集中精力的事情),那种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高度沉浸的状态下,时间、外界环境都不再成为影响人做事的重要因素。而且在这种精神状态之下,人所享受的只是那种高度沉浸在这些事情上时自己所感受到的一种喜悦、愉快的感受。
如上文看来,“心流”是一件很特别的感受,甚至来说,它是一种有些奇怪的感受。但是,“心流”并不是一件难得的事情,也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属。我写下这篇读后感,想要表达的,是我对于“快乐”的一些感悟,以及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对于得到“幸福”、“快乐”的方法论的一些反思。
《心流》这本书中对于“幸福”、“快乐”的阐释主要集中在前一二章,第一次读这本书时,书中把“心流”做为幸福的代名词和快乐源泉的说法当时让我无法接受。在我的理解里,“心流”只是一种自己在学习或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一种高度沉浸,高度集中精力的状态而已,大可不必将它上升到这种层面。后来,经过一些生活中庸人自扰的波动和烦恼之后,我才参透这句话的真理。
我从我个人的思想角度出发,我如此认为:快乐和幸福其实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它是一种自己的感受,所以,其实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与否都是与自己的意识形态,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点有密切关系的。在前一段生活的日子里,我把快乐更多地寄托在了外物上,我做一件事,买一件物品,我都希望它能够为我带来快乐。一次与朋友去玩了玩“新兴人类”都爱玩的,蹦迪。其实在嘈杂的音乐里,生理上不快乐对我而言是说不通的,我本来就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在嘈杂的音乐里,微醺地在陌生的环境里释放自己的压力其实是一件很让人放松,甚至是可以快乐的事情了。但是当时,因为自己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完全体验这件事情上,而是一直考虑自己的感受,看自己是否从中得到了快乐。
那天之后,我没有再去过这样热闹的地方。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快乐和幸福是我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注意力,在做一些事情的过程中得到的,并不是什么事情就能让自己快乐,而是,你怎么看这件事情,你怎么做这件事情,你得到的就是什么。总体而言,“心流”让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得到的满足感,胜任感,沉浸感,以及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一切美好的感受,都是我们快乐和幸福的见证。或许自得其乐,才能真正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充实的,真诚的快乐。
还是没有办法很清晰地表达自己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对于“快乐”和“幸福”的感悟,我一直在追求快乐,原来快乐很简单。借这篇磕磕巴巴的读后感,寄托自己清晰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够坚持这种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