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帮大叔阿姨为了避免中年油腻,在群里开启了运动打卡活动,自愿加入,互相督促。运动方式不限,连续运动时长有限制,运动打卡以“周”为单位进行、记录及惩罚,完不成任务的发红包。
一开始有声有色,踊跃加入者众。有了持久的共同话题,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没过多久,就有人悄悄退出了,理由多种多样,不外乎“太忙”、“出差”、“身体不适”,也有人冷静观望一段时间,慎重选择加入,一旦加入就保持很好的节奏,一点点提高自我要求。
渐渐地,有人打卡内容从“健走40分钟”、“跳绳20分钟”变成“跑步10公里”、“跑步21.5公里”、“平板支撑8分钟”、“跳绳2000下”……
乍一看,只是数字的不同,试过的人才知道前后的变化里藏着多少时间与付出,包含多少坚持和汗水,有着怎样主动的“自虐”与精进。
2.
娜娜第一次跟着视频练瑜伽,入门级的,被虐得直冒汗,不解且惶恐:入门级的瑜伽练习怎么能练出汗呢?这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不是应该从容优雅么?我这怎么累得跟挖地了似的?这种情况正常么?
跟着老师现场学练瑜伽有一段时间的阿米听了,被逗得直乐:
“哈哈哈哈,这很正常啊,有时一个动作下来头发里的水直流!看起来从容娴雅的,都是很多年功力积累的,我老师不论平日还是给我们上瑜伽课,就都是从容娴雅那种的,可你知道么,她教授瑜伽二十年了,自己每天还要练习瑜伽——用她自己的话说,叫‘做功课’——两三个小时。”
那些看起来云淡风轻的背后,都是毫不含糊的水滴石穿支撑起来的呢!
3.
美容品营销行业有句经典的广告词叫“保养,老样子;不保养,样子老”,说得简直太好了。
不说女明星们为热衷的“少女感”人设做的各种水光针啊光子嫩肤啊啥的,也不说男明星们为保持形象抽脂啊除皱啊健身啊,单说身边的小姐姐小哥哥们,但凡持续颜值高、身材好、咋看咋顺眼的,都是私底下长久地下了大功夫的:
要么内服、外用各种保养品,要么肯在健身房花时间流汗,要么用读书武装头脑这种更内敛也更长效的方式美容……没有一个是凭空就软化了自然规律那把刀的。
有人说,所谓的“门槛”,能力够了,就是门;能力不够,就是槛/坎。的确如此,想要云淡风轻,背后就得有足够的能力做强大支撑,那能力来自天赋,更来自水滴石穿般的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