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周校:
您好!
以前我认为“开会”就是正儿八经地坐在那里讨论一件事,或者单纯地布置任务。看到您的信后,我去百度了下开会的定义,原来开会指的是:若干人聚在一起议事、联欢、听报告。看到定义后拓宽了我对开会广度的认识,原来我也是个爱给学生“开会”的人。
因为班主任黄老师生二胎,我又有机会接起了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尤其是低年段的班主任,小到知冷暖添减衣服,大到帮助家长“寻人”。今天看了您的信后顿悟,如果班级琐碎问题多,也有可能“开会”开的还不够。
开会,发现了不一样的孩子
小东,是一个大耳朵图图般机灵的小男孩,但在学习上不刻苦,上课不专心,作业拖拉,大人一刻不盯他就一刻不写,盯着也给你像用完的牙膏一样硬挤也只挤出一点点。所以他的形象也是那种除了静坐时的长相,平常怎么也让你喜欢不起来。
开学的第一个会议,讨论全班同学各自的岗位,我把班级的琐事和学校的一些任务分成了33份,全班同学每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岗位。其中有一项任务是黑板和布的卫生保持,学生课间要用布来擦黑板,一般情况下布上午和下午都要洗一次。这个任务一放出来,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停留了大概五、六秒,小东环视了一圈,发现没人,他便悄悄举起手说:“老师,这个任务就给我吧。”就这样,一个不大被看好的任务,成功的被小东认领了。为了推进后面的任务认领进度,我抓住开学第一课雷锋精神的精髓,给小东的形象了来个大大的“特写”。于是,这个会议也顺利的开完了,还让我发现了原来小东生活中还是一个会为他人着想的小暖男。
开会,推进程序设置助管理
这个学期我们推出了用“程序设置”来管理学生,其实班级管理也一样。我们晨诵有晨诵的程序,午间有换币—作业—阅读—午休的程序,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有时候程序设置完了,学生实施起来不规范,也不熟练。我喜欢用午间或下午托管前给他们开个小会,反馈程序实施中的不足,以及他们在实施时遇到的问题。
这学期,学生在校托管的多了,去课外补习班的有所减少,于是大部分学生是家长接送的。最近经常5点多有家长发过来问他的孩子出来没,其实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很早被带到接送区,只有及个别作业写的慢的会留下来完成剩余的作业再回去,这几个孩子也是“常客”,家长们也都知道。那这些带到接送区的孩子到哪了呢?原来去小店买吃的,跟同学去附近玩了或者因为家长接送迟到,自己勇敢地走上回家之路……于是,我结合了学生的情况,通过班级会议又给他们设置了放学回家的程序。
就这样根据琐碎的事情不断地开会,不断地设置程序,孩子们遇到相同的问题,自己会有解决的办法。虽然程序的推进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但不断地完善,不断地解决,相信琐碎的事情也会随之减少。但我也发现自己开会的技巧还有待提升,有时候开会的重心和目的说着说着,容易跑偏延长了会议的时间效率不够高;内容和形式上创新还不够,有待继续学习提高。
祝健康顺意!
您的同行者
2021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