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伟卜博
北宋咸平三年(1000),陈尧佐移典惠阳(时为祯州),他深感惠州文化沉厚,酷爱惠州溪山景物,居惠期间,创亭于惠州府治东城上(今中山公园内),题名“野吏亭”。公暇登亭远眺,只见沙鸥风帆,东流浴日,令人顿消煩恼,屡尝不厌。为此,陈尧佐写下了一首《野吏亭》诗,诗曰:
野吏厌公堂,开轩出郡墙;
残花炎帝圃,斜日尉佗乡。
叠巘分诸粤,重城截大荒;
耕桑蛮聚落,烟火汉封疆。
云势飘蓬岛,天形压夜郎;
扁舟闲得侣,嘉树远成行。
梅雨千林暮,春风百草香;
人家浮浩淼,鸟道没青苍。
爽垲吟魂健,虚明夏日凉;
他年重回首,牢落愧甘棠。
点评 :
陈尧佐在此诗中,把惠州悠久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和地理位置勾画得一清二楚,并将其推介给中原国人。其中“残花炎帝圃,斜日尉佗乡”二句,说惠州先民也是炎帝子孙,在此地生活了几千年。
这里包含了两个事实,陈尧佐既肯定了这里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承认赵佗的历史地位。
佗乡,就是赵佗的故乡,古人把惠河大地称为佗乡,这个信息非常重要,一千年前惠州人民已经认同赵佗所做的贡献,已经深入民心,可见他的影响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替代,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而且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赵佗的名字依然在惠河大地熠熠生辉。
啊!我脚踏的土地,就是赵佗曾经眷恋的故乡!吟他一首。
《吟尉佗》
文/伟卜博
在遥远的北方,
那是人的天堂,
也是贵胄的故乡,
那里有望不尽的良田沃土,
有数不清猪牛马羊,
青砖和碧瓦砌成高大的围墙,
啊!那就是尉佗的故乡。
.
可是!你无暇顾及,
你顶着南方的烈日,
迎着滚滚的红尘,
带着无尚旨意,
走进了他乡。
.
你前无古人,
勇于尝试,
你执着,你坚持,
最终你的足迹和汗水,
遍布南国的他乡。
.
一幅幅奇特的山河,
已经改变了模样,
一块块荒芜土地,
已经披上了新妆,
宽广和肥沃的惠河大地,
这就是你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