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丰:端午节的来历传说-端午节经典诗词
端午节的来历:源于纪念屈原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
文秀 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释:
堪:可以,能够。
楚江:楚国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全诗译文:
端午节日是怎么由来的呢?千古以来都传言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可笑的是汨罗江空自烟波浩渺,白白流逝,但也没有洗去敢于向帝王直谏臣子的冤屈。
和端午
张耒 宋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
竞渡:此处特指为纪念屈原的赛龙舟活动。
讵:jù,难道。
殒:yǔn ,死亡。
全诗译文:
龙舟竞赛是因为对屈原千年以来蒙受的冤屈感到深深地悲伤,所以以此形式纪念他。忠魂早已远去难道还能回来吗?国破身死如今还能留下什么?只留下千古绝唱的诗作在后世罢了。
浣溪沙端午
苏轼 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纨:绸缎。
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我国很多地方以兰草汤沐浴为俗。所以端午节也叫“浴兰节”。人们采集蒲、艾蒿、凤仙、白玉兰、车前草等香草作为药草,浸泡后,擦拭皮肤或沐浴,用于治疗皮肤病、去邪气。
流香涨腻满晴川:妇女的梳妆时的香粉胭脂布满了河面,描写端午佳节。
彩线轻缠红玉臂:古人以五彩丝线系于手臂,用它辟邪驱鬼。
小符: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
云鬟:指诗人侍妾朝云的发髻。
全诗译文:
朝云微微出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步满整个河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如玉洁白的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相约千年。
同州端午
殷尧藩 唐
鹤发垂肩尺许长,
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
却问何方是故乡。
注释:
端阳:即端午节。
全诗译文:
头发白了,垂到了肩膀上,有一尺多长,已经在异乡度过了三十五个端午节了。
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问我哪个方向是故乡?
徐金丰
裂变记忆创始人
中小学记忆力传播第一人
专注于打造专属自己的记忆力系统
裂变记忆考高分,全国名校抢着要!
考高分,找金丰!
找到金丰,门门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