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就在昨天,PPT演讲力36计训练营第七期才开营;这周末,马上就要毕业了。光阴荏苒,大抵就是这种感觉吧。
回顾这一期的30天学习历程,可讲的点很多:大有潜力、主动学习的新同学,有趣有料、进步神速的老同学,作业置顶、分享也置顶的学霸……我想,回归到演讲逻辑、班会创意等等,大家的审美是一致的:如果既能上接天线,又能下接地气,就能聚人心。
从本质上讲,上接天线就是“对上”负责,下接地气就是“对下”服务。
从流程上讲,上接天线是承接“上级”任务,下接地气是启发“下级”能量。
从内容上讲,上接天线是理论先行、制度保证,下接地气是人力组织来保障、工作计划来支撑。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上接天线是发现问题,下接地气则是解决方案。
从置顶作业的共性看,上接天线就是紧贴当周学习的演讲技巧,下接地气则是联系自身总结迁移。
“上”和“下”,二者缺一不可。
比如:
在面试竞聘时,只讲“上”,不提STAR成功案例,不讲可落地执行的工作计划,就有徒有其表、纸上谈兵之嫌。
只讲“下”,不理解求职岗位,不针对招聘需求做应聘说明,面试官如何判断你是否匹配呢?
在年会活动中,只讲“上”,表达感谢都讲得不咸不淡,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感动别人呢?
只讲“下”,喋喋不休地只讲自己哪些事儿,没观点,没价值,对观众没吸引力,谁会愿意听呢?
上接天线有谋略,下接地气重实干,面试竞聘何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