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
忘了掀开,
你说的黑是什么黑,
白是什么白……
你是我的眼,
带我看清这个世界……
——《你是我的眼》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总会有一方黑色或灰色的天空,生活着一群不起眼的人,他们拄着拐杖,步履维艰,艰难地行走,但沧桑的脸庞从不缺少阳光。而他们总需要我们奉献一份简单的爱,给他们一个关爱的眼神,给他们一句温暖的呢喃,也许这是一份微薄的力量,但却蕴藉着一份无穷的希望。
抱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参与到了“周哥点灯”盲人非洲鼓的公益活动中来。在2个月7次近11个小时与平时不太一样的节奏学习、曲目编排和练习中,我站在他们的身后,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感受着他们学习的变化。
我不太愿意把我们所做的这些事称为“奉献爱心”,因为真的不值一提,也因为他们的不一样,盲者的他们,做为一面镜子、一盏心灯,既直照着我们的内心,也温暖着我们的内心。
每周四上午10点开始的课程,他们都会提前到课准备,你都能感受得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机会的珍惜,更能感受得到每个人背后的努力和每次见面那点滴的进步。
这群人,也许眼里的一切是黑色的或是灰色的。一首陌生的Moribayassa,它起初是抽象和刻板的。从手把手告诉他们每个人鼓面音色击打的位置,到和他们一起拍手唱节奏唱歌曲,再到和他们一起击打鼓面,熟悉节奏、熟悉小节的转换……所有的这些都只能在听和感觉中开始,在记和模仿中去熟悉,在反复坚持练习中去内化。你看他们,从始至终都是平和微笑的面容,没有一丝的急躁与不安,也没有一丝的胆怯和犹豫。一首陌生的歌曲似乎也慢慢的,慢慢的变成了他们的朋友,用他们聆听和感受到的方式,演绎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4月24日上午的小演出结束了,我看到了作为演出主角的他们没有怯场,盲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温暖、知足,融化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开心的笑容挂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笑声在演出会场里悠长回荡。
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笑容。
看到那个笑容我才明白,他们也许永远不知道他们头顶上的天空有多蓝,也不知道人行道旁边的花朵有多美,但是在我们融洽的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已经让他们知道我们彼此之间真诚相待,从未走远。虽然他们不能像我们一样,能够看到彼此的脸,欣赏对方美丽的笑容,但是却能从彼此的交流和笑声里,看到彼此的心。他们眼里的漆黑和生活的苍白,因为彼此的温暖变得五颜六色。
盲者的世界:我们眼盲但是心似明镜。
就好像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里写的一段话:“我的天空没有太阳,总是黑暗,但是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这对我来已经足够了。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暗当做白天。”
在盲者的世界里,有他们自己的一扇窗户,那扇窗户里有缕缕的阳光。愿这些天的陪伴和一首Moribayassa能成为透射彼此心房的一缕阳光。
今日曲终,但人不散,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传说一位研究佛学的高僧有一日走夜路,他在漆黑的路上碰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者手里提着一盏灯笼。他上去问这位老人:施主,你眼睛看不见了,为什么还提着一盏灯笼呀?老者说:我是看不见了,但我可以为别人照路呀,让眼睛能看见的人看清前面的路。高僧说:施主心地善良。老者又说:我也为我自己。有一盏灯笼亮着,别人就不会把我撞倒了。高僧顿悟:助人助已。修道的最终境界是方便了别人,同时也方便了自己。
虽然我们身体健全,眼观世间万物,其实,这一路走来,每一个季节都有残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暗伤。我们,也都同样是在“漆黑夜里”赶路的人,或为旅人,为在夜里赶赴往某处的驿站;或为在外的游子,只为寻得心灵最终的归宿;或为寻梦的人,一路披荆斩棘,只为从黑暗走向黎明,迎接黎明前的那一缕曙光。但在这漫漫的人生路上,完美与遗憾,自有定数。于千万之中,我们根本无从知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和谁同行,又可以与谁执手相待,一生相依。多少华丽的宴席,千古相同,躲不过寡淡散场。余下孤独的你,独自跋红尘,茫茫涉世路,飘忽于风景。曾与你同舟共济之人,终有一日亦会与你在某个渡口离散。就像在漆黑的夜里,每个人都是踽踽独行,即便路途长黑坎坷,哪怕你再彷徨恐惧,仍旧是不得不独自埋头赶路,一步步,从黑暗走向黎明。
黑暗独行时,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照亮别人。同时,也让别人看清自已,防止自己被别人撞倒。
这盏灯有爱、有温暖、有光明。那么,就让我们点亮这盏灯吧,不仅照亮别人,也会照亮自己。这样我们的爱心才会永在,我们更会倍加珍惜和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