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木婉清
人总免不了被比较,被议论,被看轻。世人眼里的我们,不一定是真正的我们。
夜里,挂了老公的电话,静静躺着,辗转反侧。闭眼冥思,想起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句话出自最近上映的《哪吒》。好多人都是这样的吧,在成见中受伤,在成见中崛起,在成见中逆袭。
小时候,妈妈总说我是一个很胆小懦弱的人,一点儿都不像她。十六七岁起,我开始观察妈妈是怎么为人处世的,从此学会了察言观色。入世渐深,慢慢地,我开始变得外向,会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礼貌而周到。有一天,妈妈终于说:"你性格有点像我。"
生来平凡,生来彷徨,有自己的骄傲。我是活泼的,温和的,宽容的,圆滑的,落落大方的。但我内心也有一个好静的我,敏锐,感性,好强。
成长,让人把一身的刺都磨平了。从前,那一身刺是铠甲;而今,是把柔软当作更为坚硬的铠甲。
我老公说他不善言谈,让我要改变他。原生家庭给予的内敛腼腆,就像一个烙印,深深地刻在言行举止里。我比谁都更明白交际的重要性。人际交往不好,人心中便有了成见;人际交往好,人心中便有了好感。这样的成见和好感,润物细无声,会慢慢渗透进生活,直至改变了生活轨迹。
我所认为的处世的哲学,在于真。真诚,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总是想着别人,照顾别人的感受,不计较,不说三道四,以最真诚的心待人。斟茶以别人为先,走路以别人为先,说话以别人为先。
夸赞,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第二步。看了别人的行头,听了别人的成就,得了别人的恩惠,吃了别人的饭菜,夸一句两句再正常不过了。也许有时候别人并值不起你的那句夸赞,但没有攻击性和目的性的谎言,不是谎言,是一种体恤,是一种善良。
话题,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第三步。见什么人就说什么话,要随机应变。年纪,职业,天气,孩子,时事,娱乐活动等等等等,都是开启一场对话的好开始。
关怀,是处理好人际交往的第四步。有了关怀,就有了温暖,好感就油然而生。关怀,不是口头上的花言巧语,而是落实到实际上的一点点行动。
人际交往当然并不仅限于此,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人,首先一定得是个善良的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风格,早已经内化成个人的修养。油嘴滑舌,溜须拍马不是终极目标。仅仅用那二分城府入世,便也足够了,再多,就会丢了自己。
成长里,有失去,也有获得。抛开成见去看别人,也努力别让别人带着成见去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