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 学 AI:一堂课架起代际数字桥梁

当AI如疾驰的列车呼啸向前,载着时代奔向智能未来,如何确保每个乘客都能登上列车?青岛市传统文化研究会、青岛市文化艺术创新研究会联合推出的“AI智能通识课”给出了一个漂亮的答案。

2025年4月29日,青岛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崂山区老年大学熹冀国学院分校校长张柏荣携手青岛市老年大学,将“AI智能通识课”再次带进老年校园。

自张校长开始全市巡讲以来,已经让数千名中老年朋友,感受到了AI智能的魅力,帮助他们打破“数字时代”的鸿沟,拥抱美好的新生活。在本次课堂上,老年学员们热情高涨,专注聆听,积极互动,从他们认真的神情中,不难看出对掌握 AI 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的强烈向往。

“AI智能通识课”意义非凡。张柏荣以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决心,将 AI 课程普及到中老年群体,他表示:“让每位长者都能触摸到时代脉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熹冀国学院进老年大学的项目实施,不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创新实践,更搭建起代际沟通的桥梁 —— 既让老年学员在学习 AI 技术中感受现代文明的魅力,也通过国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心灵,让科技与人文在此共振。

“AI 智能通识课” 作为青岛乃至山东首个聚焦老年群体的数字媒体课堂,构建了 “AI 智能应用” 与 “新媒体数字应用” 两大核心教学体系。其中,AI 智能应用课程通过系统化的智能技术教学,助力老年人便捷掌握智能设备使用技能,乐享智慧生活;新媒体课程则依托传媒资源整合,为老年人搭建起连接世界的信息桥梁,使其既能实时了解全球动态,亦可通过多元媒介分享自身经验阅历。该课程以 “科技适老、文化养老” 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数字化教育赋能,帮助老年群体从容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实现 “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享” 的终身学习目标。

对老年人而言,这是打开智能世界大门的钥匙,让他们能借助 AI 技术便捷生活、拓展视野、丰富精神世界,重拾与时代同频的自信与尊严;对社会来说,助力老年人掌握 AI,是弘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彰显了社会的温度与进步;对时代而言,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共享科技成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时代全面发展,为社会持续进步凝聚更广泛的力量。这一堂课架起的数字桥梁,让银发智享全新未来。

青岛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整合政、企、民资源,搭建产学平台,以传统文化赋能当代生活。辐射全国,助推“文化两创”落地实践。

青岛市文化艺术创新研究会:以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养为使命,以优质教育资源为载体,开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之路,持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艺术教育生态体系。

青岛市养生文化研究会:汇聚专家,融合中医、西医与当代科学技术,推动养生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

洙泗书房:源于洙泗书院,由孔子文化研究院牵头,与熹冀国学院共同创立。是国家文化两创战略的生态赋能平台,突破传统书店物理边界,通过"文化云脑+数字生态+场景渗透"模式,构建覆盖全年龄层、全场景的文化服务网络。

绽放50俱乐部:绽放50俱乐部,以中老年人娱乐生活为中心,全力打造生活娱乐新风尚。

山海志愿者:团队汇聚了一大批满怀热忱、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爱与责任,传递温暖与希望。

崂山区老年大学熹冀国学院分校:立足于青岛市崂山区,课程涵盖国学、艺术、养生、数字媒体与AI智能应用四大科系,以养心健体,丰富人生,构筑当代长者幸福生活。

熹冀文化教育平台:以“国学”“艺术”“养生”“数字媒体与AI智能”四大科系为核心产品,以强大的师资力量为核心资源,构筑“5公里15分钟国学圈”版图,助推国学两创。

熹冀中老年文化教育平台:中老年文化艺术创新教育的载体,以“养心健体,丰富人生”为核心目标,打造新时代幸福长者圈。

熹冀文化进校园:传递诸子百家精髓,构建学生精神家园。

熹冀文化进老年大学: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养老服务,让每位中老年人身心充盈,老有所乐。

熹冀文化进企业:用文化营销做国学应用。区别于传统模式,致力讲好中国企业故事,传播中国企业声音。

熹冀文化进社区:政企文化共建,产学研用结合。

熹冀艺术团: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与运营的综合艺术平台

熹冀女院: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运用,构筑新时代女性幸福成长阶梯。

鲲讯社:赋能升级企业文化与商业竞争力。

妍大人服饰:东方禅意,自然意趣。中式商务,端庄典雅。私享定制东方服饰美学艺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