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非常流行一个说法:打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这个观点,我同意一半。
我们这一代的大部分人,幼年时多多少少都挨过打,也有一些人因此造成了心理创伤,成年后在网上控诉父母的无知、自私和残暴。为人父母之后,更是告诫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打孩子。然而现实是,熊孩子淘气起来,怎么说都不听,有时候恨不得抓过来胖揍一顿,而且好像打过之后还真就听话了。
那么到底能不能打孩子呢?
我的看法是:可以打,但尽量不打或少打,还要讲艺术。
先说“可以打”。
“熊孩子”来源于“熊家长”,而“熊家长”犹以“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甚。这些“熊家长”的口头禅就是:孩子还小,懂什么!长大了就懂了!他们以为孩子懂道理、养成好习惯就像他们会说话、会走路一样,是迟早的事。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混淆了孩子的生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身体发育遵循一个明确的、可以预见的途径走向成熟,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后天教育。而社会性发展,也就是道德与良知的获得、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控制,离开后天教育就不能实现。也就是说,一个四肢健全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直立行走的大人,但如果脱离了后天教育,最终会变成一个四肢健全的废人。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呢?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尽量不打或少打”以及“怎么打”。好的教育一定是以被教育者为导向的。以充分尊重为前提,了解孩子的需求,摸清孩子做错事的深层次原因,再来谈“打”。
1.打之前,给孩子充分说话的机会。
充分说话的机会不是
“说!这钱哪来的!”
一方面,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大人面前又处于完全的弱势。面对盛怒的父母,早都被吓得六神无主,更别说解释了。另一方面,不要预设孩子做了坏事,因为孩子的一个看似“罪不可赦”的行为背后可能有着让大人哭笑不得的原因。作为父母,你敢说你小时候没做过什么现在想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吗?所以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温柔但是坚定地对孩子说:
“乖,告诉妈妈,这钱是从哪儿来的?”
能够做到这一点,70%的打都可以避免了。
2. 打的时候,不能过分。
打打手和屁股可以,扇耳光什么的就不好了;越打越生气,越生气越打的恶性循环干脆还是不要开始的好。总之,父母要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前提,如果做不到,就坚决不能打。
3. 小时候可以打,越大越不能打。
两三岁的孩子是没有道德感的,他们的自控力取决于父母对他们的行为赞同与否。到五六岁时,道德感才开始出现,10岁左右在孩子的人格中稳定下来,而在青春期的最后阶段,孩子开始独立于父母,这时他们的道德感开始完全摆脱外在权威的影响。那么既然孩子小时候都没有道德感,为什么还要教育呢?这是因为孩子人生早期受到的教养方式会影响他日后自我控制的方式,而这些方式最终会成为孩子道德感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孩子道德感建立之前,正确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说通俗一点,当孩子“没主意”的时候,可以打,当孩子慢慢长大,越来越“有主意”之后,就不要打了。
4. 亲子关系好可以打,关系越差越不能打。
这个道理很简单,铁哥们儿之间可以随便开玩笑,随便挖苦讽刺人身攻击,丝毫不影响感情。而不那么熟的人之间就做不到,有嫌隙的两个人之间更不行,也许本来是一句好意的话都会被解读出恶意,随时可能擦枪走火。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打也不例外。
5. 要让孩子真正理解为什么挨打。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每次挨打完之后,父母都会问:
“现在你自己说说,为什么要打你!”
孩子怯生生地说出原因后,父母就满意了,认为打的目的达到了。你现在回想一下当时的心情呢?真的是认识到错误了吗?还是更多的因为害怕、屈服才认错的?这也是很多反对体罚的人坚持的依据:
以对外界权威和惩罚的恐惧为基础的良知并不能被整合到孩子的道德系统中。
因此,体罚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当你下次还想犯类似的错误时,一定要对自己说“不”,这并不是因为爸爸妈妈会打你,而是因为做这件事本身就是错的。
6. 打过之后,要让孩子感受到十倍甚至百倍的爱。
所谓的感受,并不是对他说
“我爱你才打你,你看我怎么没去打隔壁老王的孩子!
我打你是为你好!
我也不想打你,谁叫你这么熊!”
要让孩子明白,打是对事不对人的,爸爸妈妈打了你,并不代表你就是一个坏孩子,也并不意味着爸爸妈妈以后就没那么爱你了。类似的话一定要说,但光说又是不行的,亲子之间暖心的日常,孩子真正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爱和接纳,才是驱散阴霾的利器。
不管怎样,打都是最极端和激烈的惩戒方式。可以用,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用。过分严苛和过分纵容一样,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发自内心地认同、接纳、欣赏孩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法则(包括合理、适度的惩罚),才是好的管教。世界上真正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对妈妈的爱。
别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