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风云二组】有一种处世叫难得糊涂

    清乾隆年间,郑板桥外出游玩,流连忘返之际不得已借住山间茅屋,屋主人自命“糊涂老人”。老翁收藏了一方石砚,并请郑板桥为之题字,郑板桥留下了四个字“难得糊涂”。

    又有感于“糊涂老人”之名,书下“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有人说这是郑板桥的自我嘲弄,但这更是一种处世哲学,难得糊涂。《汉书》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一汪清泉,一眼可以望穿不假,但过分的苛求会导致水中无“鱼”,无人交游。

    “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为什么总有人以他为标榜呢,动辄就是“小孟尝”?因为他广交义士,结三千门客。正是靠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孟尝君才能脱离秦国,狗盗之士怎会没点前科,孟尝君只是视而不见罢了。

    初中时,我的同桌,一位元气十足的美少女。有两个特别的同学,巧了,他们三人坐在同一列,最后一桌叫阿杰,同桌次之,在第一桌的是阿明。年轻人知慕少艾,每次放学阿明要让同桌帮他记作业,阿明可是坐在第一桌诶,做了一学期同桌,看她记了一学期作业。

    这边记完,那边阿杰又开始问作业,同桌也没厚此薄彼,一天的作业记上3次印象一定很深刻,遗憾的是她不好好写。面对两位少年的“明示”,同桌呢看破不说破,初中毕业好聚好散。时至今日,再联系故友,她还是人缘最好的那个。

    所谓“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其实哪位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青葱少年,谁没点留待追忆的过往。聪慧如她,却已知晓语言的力量,说话容易用心难。

    孔子讲“中庸”,老子论“无为”,庄子言“逍遥”,难得糊涂与此意外契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