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的规章制度,本质上都在约束弱者。因为弱者大多没有自制力,且弱者行事不靠谱,容易惹出祸端。对于强者而言,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形同虚设:第一,因为制度是由强者制定的,它必定符合强者的利益;第二,强者自律性强,就算没有制度约束,他也能自我约束,不会做出破坏社会规则的事;第三,强者之所以强,在于其实力、技术、资源、头脑,所以再严密的规章制度,也限制不了强者。只要强者有心突破,必然能找到漏洞。
2.优秀者,是否万事都优秀?表面看起来是如此,但实质上,再优秀的人,也会行有不得的时候,不过他们懂得分配精力罢了。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精力涣散,在于贪心贪婪,在于行事固执;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精力充沛,在于追求少而精,在于行事变通。优秀的人做事,只做自己能做,且向往做好的事;而失败者做事,专挑自己做不好,且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这就是两种人,最大的区别。所以优秀的人做事情,看起来行行都风生水起。
3.居小职者,应该多亲近身边的人;居高位者,应该多防备身边的人。一个人的职位不高,财力不足,权势不大,呆在你身边的人,自然也没有功利性,所以你应该多亲近他们,这样可以笼络人心,以作将来成事的得力助手;一个人位高权重,财富、名气、权力都很大,呆在你身边的人,目的自然也不单纯,所以要提防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你不知道,哪个人贪图你的钱财,哪个人想利用你的权势,哪个人是妒忌你的成就。
4.高贵是一种气质,是一种灵魂,并不是一种行为。有些人用金钱武装自己,穿金戴银,这只能彰显自己的低贱;有些人用知识武装自己,卖弄知识,这只能彰显自己的穷酸气;有些人用权力武装自己,颐指气使,这只能彰显自己的小人得志。行动不会让人显得高贵,因为行动总是模棱两可,难以揣摩。贵族是一种血统,高贵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的一种基因。我们要让自己接近高贵,才能让子孙后代真正高贵。
5.每个人都羡慕隐士,似乎隐士都过得逍遥自在,得道成仙。隐士们固然是逍遥自在,但那都是心境的逍遥,而不是物质的逍遥。隐士的生活,大多是比较苦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故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不为五斗米折腰,就真的更加逍遥吗?不见得。撇开物质的艰难不说,单就精神层面而言,隐士是寂寞的,他日日夜夜孤独,坐在那里一年又一年,灵魂陷入冲突和对话,他们的思想有黄昏的香气和泥土味,无法与人沟通,像是每个寒风在身体的路人。
6.不要试图同情一个强者,因为能将自己标榜为强者,他内心本就自命不凡,不愿意与众人为伍。只有脱离众人,行事怪异,他才能心安理得。就像一头受伤的狼,它并不希望羊对自己关怀,只希望羊对自己敬而远之。所以每一个深刻的强者,更担心的是被理解,而不是被误解。后者可能伤害他的虚荣心,但前者会伤害他的灵魂,他的怜悯心,他的心总是说:“哦,你怎么能和我受的苦一样?”与众不同,是强者的追求,也是强者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