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两天来一直在感慨,这些年来自己错失的东西。
虽然,在很多的书籍里,作者都煞有介事的说着读研不一定好就业,读研只是在逃避就业,读完研,年纪大了,不一定比本科的学生有优势。
虽然,这样的现象一定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了一部分人的考研心理。
工作,实践,也确实可以锻炼能力,积累工作的经验。
02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够静下心来准备考研,梳理知识,并且考研成功的人,至少自律性和知识系统性一定是比别人强的。
而且,更多的时候,如果,你自己没有读研,身边也没有熟识的朋友读研,你认为的东西可能就只是你认为而已。
研究生,博士生的培养,都是教育的顶层教育。
在那里,你将得到更好的机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就像,一个没有上大学的人,说着读完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错过了什么。
03
时间很快,差不多10年以前,我加入了考研的大军。
我依旧记得考研那天特别的冷,哆哆嗦嗦的在考场答题。
最后,我在英语和政治都过线的情况下,专业发挥失误,最终因为3分与国家线失之交臂。
当时的自己,特别想再接再厉,再考一年。
但是,好多亲戚朋友都是希望我尽早工作,最后,还是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回到家长考试,然后在一个集镇学校,一工作就是9年。
04
可能,有朋友会说,那你工作后怎么不去考啊。
我承认,我回来后,考研意愿确实下降了。然后基层的工作忙到你无法去思考。
加上,周围就没有人会想去考研。
有的时候,人真的很难突破环境。
所以,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被时间推着往前走,一晃就30多了。
05
这几天,忽然如梦初醒,我到底要的是什么,既然什么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为什么不努力的提升自己呢。
有的大学同学,本来也很普通,可以说好多地方都不出色。
就是因为考研成功了,就拥有了在大学工作的机会,轻松闲适。
而我,因为3分之差,在基层艰辛工作了9年。依然没有任何成就,依然没有任何收获,完全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甚至,连看到城里的机会都少得可怜。
06
我常常在想,难道,只是因为一场考试,我就要永远的认命吗?
30岁的自己,真的不为自己在拼一把吗?
在教育届,真的甘心这样,真的不想去看看教育界顶端的风景吗?
我觉得,我真的不甘心,我真的迫切的想要改变我自己的现状。
问了身边的几个从事基础教育的朋友,我简单问了大家对考研的看法,大家基本说,不加工资吧,不能往上走吧,没用吧。
我说,我为了梦想不可以吗?就算最后没有经济上的回报。
难道努力准备考试,考试成功后的学习,不是一笔财富吗?
07
30以后,我逐渐的觉得,做很多事情,是不能目的性太强的。
30以后,如果还能找到一些人生的方向,人生的兴趣,就是为了自己的成长的事情,我觉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考研,也是在对自己的这个考验,什么都不为,就是为了学习新的知识,就是为了兴趣爱好,就是为了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
就是纯粹的去做一件事,这样可能会幸福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