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也听过那个有关谷粒的复利故事。舍罕王打算奖励发明象棋的人--宰相西萨·班·达尔依,问他想要什么样的奖励,宰相回答,他希望国王以他请求的方式在象棋棋盘上面放谷粒。
第一个棋盘格放1粒,第二个格放2粒,第三个格放4粒,第四个格放8粒,依此类推,每个小格都比前一个小格谷粒数量多一倍,直到放完第64个棋盘格。并请求国王把棋盘上的谷粒都赏给仆人。
国王觉得这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要求,爽快地答应了,当仆人们按照宰相的要求摆放谷粒的过程中发现,即便把全世界的谷粒都搬过来也不够数目。
那么,按照宰相的要求,最终会得到多少谷粒呢?
1+2+2^2+2^3+… …+2^63=2^64-1=18446744073709551615(粒),即1844亿亿粒。
这就是复利的指数效应。在复利效应的初始,变化不大很难被注意到,但是通过持续积累会产生让人讶异的数量级变化。
复利跟两个因素相关:利率和执行次数。
如果我们打通了自己的底层思维认知,会发现复利不止可以用于投资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只需要找到那些A作用于B,B反加强A,这样持续正向循环的事情,多次执行就会在将来享受复利所带来的收益。
比如读书这件事情。我们以阅读的方式得到知识,以写作的方式进行输出,输出的过程也是一个以教为学的过程,我们需要把所得知识在脑中加工,然后用尽可能清晰的描述把事情表达清楚,这个过程很可能还会发现这个知识的某些方面自己还不清楚,无法解释,于是会再去阅读其他书籍,直到把相关知识全部搞清楚,再将所得通过写的方式教给别人。
这个过程,利率就是我们真正学会并希望传递的知识。文章开头的谷粒故事说明了执行次数于复利的增强作用。
同样,我们可以将复利运用于写作。也许你会发现,在你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你花了几个小时构思,对每一句话斟酌有加输出的文章,发布后得到的阅读量并没有达到期望值,也有可能无人问津。如果你连续写了一段时间依然很少有人关注、阅读,是不是你的激情就因此而减退了?
那么,请你继续跟自己对话,碰撞火花,持续输出吧,因为现在的你经历的是复利曲线的初始缓慢成长期,当你持续输出高质量文章,终有一天会被某主编注意到,他会邀请你合作;或被某大V注意到,他会毫不吝啬地帮助你推广、背书。等到那个时候,就是你的写作产生复利效应的阶段。
也许你会说:“哪那么容易被大V看到啊?!”
有一个“六度分隔理论”--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那么你会通过6个人认识到他。
这里有一个有关六度分隔理论的故事要讲给你听。
曾经有一位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信件传递实验。他把一套内含波士顿一位股票经纪人名字的信件随机发给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人,要求是这些人要把信件邮寄给自己认识人中最有可能认识这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并请收到他们邮寄的朋友也做同样的传递,最终发现,大部分信件通过五到六步便可到达信件中股票经纪人处。
这是为什么呢?
每个人平均有150个朋友,经过六次传递,这封信可经由150^6=113906亿人,远超出地球总人数数倍。
这个故事也说明,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付出持续的努力,来自各方面帮助的力量会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很多。
见证了复利效应的强大,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机会进行刻意练习。首先,要分析哪些事情会产生复利效应。然后,找到这件事情的利率,投入注意力和时间多次执行,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惊异于复利所得。
大家好,我是婕然布桐,这是我在简书持续千字写作的第40/100天,在这里记录自己的成长,期待五年后的婕然布桐涨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