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写一写读这三本书的收获:《莫若相逢于江湖》《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书与你》,作者分别是金庸,村上春树与毛姆。
这三本书都是散文。这三个人,写出来的小说都名气很大。他们的小说我读的不多,比较有印象的分别是金庸先生的书《射雕英雄传》,村上春树的《舞舞舞》和毛姆的《刀锋》。
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国外提起来,都如雷贯耳,而我,从这三本散文中,得以一窥小说家的生活,去看他们主要作品背后的故事。自传类型的散文,又会有一些作家的人生感悟,而作家原本就擅长表述,听他们讲一件件小事,都会很有趣。
一、《莫若相逢于江湖》金庸
18年10月底,金庸先生去世,那天,一个朋友跟我讲,说金庸一生最爱的女子,是两年前同一天离开的。一时间各种信息遍布网络,而我也从其中传闻般的了解金庸先生的一生(更多是情史)。
在读《莫若相逢于江湖》这本书名时,在我心里反复品味的却是另一句话“不如相忘于江湖”,一个老朋友在他的朋友圈里留下这一句话,让我思索猜测很久,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于是我决定,要读完《莫若相逢》,然后借着金庸先生去与他辩一辩。
这本书收录整理了金庸先生在办《明报月刊》期间的散文、杂记和一些书信,他原本散文就写的不多,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是薄薄的一本书,不似他的小说,居然可以连成14字的诗。其中有两个地方,我认为特别有趣:
1. 《读史随笔五则》
金庸先生自诩为史学家,他对历史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细微了。这也是为什么他写于当代的小说,读起来总有着厚重的历史的味道。《读史随笔五则》,中间有一个故事,讲灭了西晋的匈奴人刘聪,与臣子的故事,有一时怒起,有阿谀拍马,有大度认错,有开阔胸襟。短短的一篇读史随笔,翻译了古文,解释清楚了故事,还表达了作者读史的感触,不得不让我佩服文笔精妙,毫无废话:
元达,忠臣也!朕未之察。诸公乃能破首明之,诚得辅弼之义也。朕愧戢于心,何敢忘之?”于是赦了陈元达,大赏群臣,将逍遥园改名为“纳贤园”,李中堂改名为“愧贤堂”,笑嘻嘻地对陈元达道:“本该是你怕我的,现在却变成我怕你了。” 刘聪将一座厅堂改名为“愧贤堂”,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表示愧对贤人。他只是个不学无术的匈奴人,却有如此胸襟,在这一点上,后世君王亦有所愧乎?
金庸先生是胸怀家国天下的人,从《明报》到《明报月刊》,他旨在为身处国内与国外的有识之士打造交流和互通有无的窗口。而他的那些小说,便是在这两份报纸期刊连载而来。而在读这本《莫若相逢于江湖》之前,我对于金庸先生的认识,竟仅仅局限于他是一个文采风流的小说家,是自己狭隘了。
2. 《不虞之誉和求全之毁—对王朔的回复》
作家王朔,把金庸小说,连同唱歌的四大天王,琼瑶小说,成龙电影列入“四大俗”,对金庸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刊登在报纸上,引发众人关注。金庸也在报纸上回文两篇。其中提到“佛家八风”:
佛家的教导:必须“八风不动”,佛家的所谓“八风”,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后诽谤是毁,背后赞美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詈骂攻击是讥,痛苦是苦,快乐是乐。佛家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八风中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这是很高的修养,我当然做不到。
金庸先生在佛学的造诣,也让我非常佩服。他讲“佛学者有些人对“因”和“缘”有所区别,因是原因,缘是条件”。
在错过报纸刊载的那个时代,能通过这本书,再去看金庸对“王朔批评金庸小说是四大俗”的两篇回应,非常庆幸。能够这样的从生活中去了解一个大家,实在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不同于小说的恢弘或曲折,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这两篇回应,从细微处入手,对于要点一一反驳,仿若辩台上的辩手,对“俗雅”之辩,对“地域”之辩,文章坦然自若,但又分毫不让,让我仿佛只看金庸先生的两篇文章,就能整合出来王朔的指责,但又十分好奇,王朔到底原文讲的是什么。大抵有素质的人,连争辩都变得有深度,看完,我只能说,对金庸先生更喜欢了。
有一个小学生邵梓淇,写过一篇关于时间的周记《沙漏》:
“但对人而言,沙粒不断坠落的过程就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但也不能单单认为这是自己的失去。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莫若相逢于江湖》,讲的或许是,无论结局如何,我都很感谢相逢。人生的经历,无论是相逢或相忘,只会不断的增加,越来越丰富。哈哈,谁又能说不是这样呢?
(后语:一个周末,去看了《惊奇队长》,对女主角那句,我不用证明给你看什么。然后帅气的把坏蛋打到的瞬间,真的让我很振奋。下午去健身房连着上了两节课,一节尊巴,多种混合又随意的尬舞,一节力量训练,身体活动开之后居然不知道累,课程结束又在椭圆机上走了半个小时,自行车往返健身房大抵用了50分钟,这运动量,难以置信。然后,今天就浑身酸痛动弹不得。万幸,写完了这第一部分,亚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