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电脑公司,为什么苹果的创新能力比其他电脑公司还要强?
为什么发明载人飞机的怀特兄弟,能够在资金、技术都不如其他竞争者的情况下,成功的造出载人飞机?
对于这些伟大团队的成功之处,知名的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提出了一套解释,说明伟大团队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
著名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
斯涅克指出,一般人做事情的顺序是,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为什么做(Why),而伟大团队的顺序则相反,是先想为什么?怎么做?最后才想做什么?而在他的畅销书《从为什么开始》(Start With Why)中,他也建议人们在做之前,先想想,为什么要做?
西蒙·斯涅克提出的黄金圆圈法则
斯涅克认为,对于一个团队来说,首先应该先解释为什么他们需要在这里,接著,说明他们是如何去完成他们的使命,最后,才是他们做了什么。的确,斯涅克的理论似乎非常有道理。
但是,是所有的公司都应该从“为什么”开始吗?而从“为什么”开始真的让事情变得更加顺利吗?
接下来,我将与你分享不一样的观点。
当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向全世界介绍iPod时,他没有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如何改变你听音乐的方式。”。相反的,他是这么说:“你口袋里有1000首歌。”。而广告也是这么说的。
乔布斯和他的伙伴沃兹尼亚克一开始是在他们的车库里制造了一台电脑,而不是坐在那边对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进行哲学上的思考。
我相信,不管是乔布斯或斯涅克,他们都会同意,为什么、怎么办、做什么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顺序上,也许会有所不同。
一个创业公司的成长过程大概是这样的:从一个想法开始,这个想法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而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存在着这些问题,同时创业者也能够有很好的解决方案,那么他们就能成功。
爱彼迎(Airbnb)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他们已经征服全球的市场的时候,他们的全球领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Airbnb的理念,比如“Airbnb为什么存在?”和“它在世界上的角色是什么?”
爱彼迎(Airbnb)是共享经济中的典范
那么,你认为,从“为什么”开始真的很重要吗?比起耐克公司著名的广告语“想做就做”(Just Do It),你是否感觉到了两者之间的差别?
重要的不在于从“为什么”开始,而是从实验和测试开始,就是所谓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产品)。也许你已经听过这个概念了,但是你真的有将它用到现实的状况中吗?接下来,我将用一个例子告诉你,为什么你应该从实验和测试开始?
在80年代,IBM正在与几个重要的客户讨论一个激进的产品理念:将语音转换成文字的硬件和软件。
在当时,要实现这样的理念,在技术上还需要数年的时间来解决,但客户们对这个理念似乎感到非常有兴趣,更有许多投资者表示会为这样的解决方案买单。
听到这样的反馈,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就会高兴的展开相关的研发工作。然而,针对语音转换到文字的想法,有位团队成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建议:我们应该假装已经有了这样的技术,并藉此来看看客户实际上对产品的反应如何。
团队成员们打造了一间像是测试实验室的房间,并邀请客户们参与测试。测试者坐在房间中,并对着麦克风说话,口述着各种办公室的信件。过了一会儿,屏幕上就出现了他们刚刚口述的文字。
然而,客户们并不知道的是,在房间的隔壁,有一名打字员正在通过耳机听打,而屏幕上的文字其实是打字员敲键盘敲出来的。
这个实验让IBM的团队了解到了一个事实:在实际的场景中,客户们并不喜欢这个解决方案。
并不是因为产品在转录文字的功能上有缺陷,而是因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像是对于口述者来说,不断的说话对咽喉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口述过程对隐私机密文件来说存在着泄密的可能,等等。当客户们实际了参与测试之后,原先对于产品的热情,也因此消减了许多。
IBM团队成员们所做的是一种假实验的方式:他们在真正的开发出产品之前,先伪造了一个假个产品。它并非一个产品的原型,但它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或纸上的想法。而不论我们在进行创新过程中所采用的是假的实验或者是真的原型,其核心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们真的想要它吗?
所以,下次在想为什么之前,想想那句Just Do It 吧!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