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焦虑症又发作了,参加了牛人班的读书定位学习模块,每天都要读书学习输出文章,明显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够用了,导致欠了很多写作作业。
低水平的勤奋不叫努力,看起来很努力让我们沉迷于表象,时间也在不知不觉的溜走。感到懊恼和焦虑的同时,自己也开始反思?我的时间是真的不够用吗?是真的写不完嘛?
李尚龙老师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喜欢书里传达的价值观:不要做一个看起来很努力的人。
书里对看起来很努力的人是这样描述的,他说:“看起来每天熬夜,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 看起来买了很多书,只不过晒了个朋友圈; 看起来每天很晚地离开办公室,上班的时间却在偷懒。”
现在很多人都在学习时间管理的书和课程,看似掌握的时间管理,但对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善,因为大家忽视了“时间利用率”的概念。
什么是时间利用率呢?就是等量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量指标率,明明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事情,却花了两个小时完成,低效的完成每天的各类任务,看起来很忙、很累,但实际效果并不好,根本没有明显的成绩,只有让自己“高效”起来,时间管理的意义才会增大。
那怎么提升时间利用率呢?
01 使任务具体化:可以通过做任务指标及任务清单,把自己的日常计划和具体的任务都记录下来,并定期复盘完成情况并调整任务清单,还可以要给自己定阶段性的难易度指标,这样就可以确定每一个周期内自己是否高效。
比如每个月可以做个学习和工作复盘情况,并制定下个月的计划,定好月计划如每个月四本书,日更文多少篇等,再详细规划到每周、每天要做什么内容,让自己的任务均匀地分布在时间里,就会更加高效地做事。
02 利用碎片化时间:思考一下在半小时、十五分钟、五分钟,你可以做哪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列出清单,在自己闲下来时就可以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效果比单纯被动的刷抖音、头条、朋友圈来得更值。
比如在等车或路上有碎片化的时间可以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如果自己每天写文就搜集写作的素材,看到好文好内容就记录下来;如果自己正在学习拍照,就看看路上的广告大片是如何拍的?总之让自己有目的的利用起时间。
03 积极提醒自己行动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情绪,不想学习,不想工作等等,但只要我们开始做起来,就会一点点完成,所以在遇到不配合的小情绪时,告诉自己,先做一点,或者能做多少做多少,积极激励自己行动起来。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提到每天大声说三遍,“我要读书”,在开始工作或学习就可以自己说三遍“我要工作了”、“我要学习了”,积极带动自己开始高效地做事。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而我的焦虑源于我没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对抗焦虑从高效做事开始。不要做一个看起来很努力的人,低水平的勤奋不叫努力,持久的行动力才能让自己高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