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的生活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压力,工作,生活,家庭,朋友,只要有对比,压力就会像海浪一样,不断的冲击着你的精神世界,摧残着你的身心,不断的打磨你的心神和身体。这些都是需要来承受的,同时也需要有一种心态来支撑,有的人积极向上,有的人消极颓废,有的人越挫越勇,还有的不堪重负,选择了不好的方式,来结束一切。
世上80%的人掌握着20%的财富,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很多人的心态就是差不多,能过且过,不会有太多的上进心。差不多,本身没有错,它就是一种处世的心态,无关其他。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别人说,差不多就行。听的多了,也就忘不掉了,也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口头禅。很多人都不屑一顾,不去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去说“差不多”这三个字。
猜测一,差不多就是差不多,没有其他的任何意义,就只是表面意思。这样的人还是有不少的,由于自身的原因,不可能拥有太多的想法,比如,上年纪的人,他们已经走过了很多的岁月,经验,思维已经固化了,很难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总是以过往的经验来判断一些事情,不是说经验不好,而是要结合新鲜的事物来综合使用。
猜测二,差不多并不是真的就是差不多,而是有一些深层次的意思,就是嘴上是差不多,心里可不死差不多。差不多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而是用来做给外人看的。比如,年轻人,这群人的特性就是,精力旺盛,经验欠缺,对各种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会尝试着用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不会墨守成规。
在年轻的时候,对于差不多的理解不是很全面,遇到问题总是逃避,不敢去勇敢的面对,实在是被逼急了随口来句差不多就行了,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总是用差不多的生活态度来敷衍自己,敷衍他人。最终害的还是自己,这种差不多的心态是不能要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对于差不多心态的理解也更深了一点,尤其是见惯了各种争斗,表面上都是差不多,过得去就行的心态,在看不到的角落里,都在拼命的压榨自己,使自己能够比他人强点,就不会被淘汰。慢慢地也就学会了这种处世方式,不再那么傻乎乎的往前冲了,而是学会了韬光养晦,不再锋芒毕露。
差不多,就是一种处世态度。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压力大,人们总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减轻缓解压力,差不多,也就出现了,一部分是消极的应付生活,一部分是韬光养晦的智慧,麻痹自己的同时,也麻痹了竞争对手。
差不多,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