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汇总】
01 格式和字数不太对。部分稿子格式没有完全符合听书稿的格式。
02 三个核心要点的提炼,不够精准。
03 举例说明,有些学员举例太少,有些学员举例过多,占了听书稿篇幅过大。举例尽量用书中的例子,自己转述。
04 抄录原文比例太高。对书中的内容没有转述加工,直接引用原文比例太高,听书稿变成抄书。
05 写作语言要口语化,有些稿子偏向书面语,不利于听众的理解。
【听书稿写作要点】
01 关键:明确书稿的要点,做好加减法
02 结构:学会取舍,以三四个要点为宜
03 案例:好的案例,一定要具备普适性、一致性和生动性
04 铺垫:在无法写好绝佳铺垫时,开门见山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05 格式:听书稿时一种应用文体,是一种标准化的生产产品。
【听书稿的写作格式】
01 第一段,开篇固定语
02 选择切入点,破题。紧跟切入点,立刻点题
03 作者概况(一般一个段落)
04 全文大纲导览(一般提炼三个重点)
以上为开篇,一般控制在1000字左右
05 正文部分:重点讲述三个重点内容,讲完一个重点内容就回顾一下。三个重点内容的篇幅要差不多,不要一个太长一个太短。正文部分一般5000字左右
06 最后,回顾讲过的内容,一般控制在500字
首先我们讲了.....
其次,我们讲到了....
最后,我们讲到了.....
07 最后一部分:写作者对于这本书的体会,感悟,思考,属于升华以及与听众交流的部分。控制在400-500字。(也可以不写)
【快速掌握格式的方法】
01 学习标准范文。每个平台都有相应的范文,学习研究标准范文,是快速掌握结构格式。
02 及时检查格式。一篇讲书稿完成之后,首先要检查的就是格式死否合规。
03 控制格式发挥。在格式上,讲书稿禁止发挥,个人才情要在内容上去表现。
04 牢记讲书本质。永远牢记,讲书稿本质上是应用文体,是一种标准化生产的产品。
【听书稿写作心法】
心法:假想自己就是读者、听众
我们的文章需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有逻辑主线,层层递进,而不是管观点的堆砌,车轱辘话来回说;
其次,段与段之间要有过渡,不要前面讲的内容讲完了,突然就跳到下一个内容,需要用一两句话衔接一下。
最后,口语化写作,有些小伙伴对口语化写作把握不太好,我的方法是,写完之后,自己试着读出来,感受一下,哪里觉得别扭,哪里不够口语化,听一下自己的录音就知道了。
【三个重点内容没有吸引力】
01 是书籍的重点内容,不要选择次要的内容
02 三个重点内容要尽量选择跟读者相关的
03 表述3个重点内容时,要写得更有吸引力
举例(反面)
第一个重点:为什么钝感力能有效缓解精神压力
第二个重点:为什么钝感力能改善我们的社会关系(为什么钝感力能时亲密关系更好)
第三个重点:为什么钝感力能影响一个人的社会成就(为什么成功人士都需要钝感力)
【三个重点的解读】
3个重点不能用3个关键词表示,需要用3句话来表述清楚,让读者看懂,我们在提炼重点时可以用关键词快速提取信息,但成文需要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案例:
好了,介绍了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将会从学习力,知识体系,行动力三个重点来解读职场人如何能实现自己的快速成长!
每个重点最好写成一句话,把意思表达清楚,吸引读者注意力。
【概念需要举例说明】
对概念、方法、模型缺少举例例子说明。不能逛罗列步骤,而需要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带入情境。
比如《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中,提到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这两个病症,一般读者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写听书稿的时候,就要用自己的语言,结合一些故事、例子来讲清楚。
比如《这样读书就够了》的RIA标签法,就应该举个具体的例子。这样便于读者理解、记忆和模仿。
【引用书中的理论偏多】
初写听书稿,很容易把自己局限在书里。
作为听书稿的作者,我们首先自己要把书读懂,读透,再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例子讲给读者听,要给读者创造知识增量,提供可以操作的方法论。
把故事、例子和知识点像拧麻花一样拧在一起,可以大大增加用户的获得感。
【听众的代入感不强】
如何增加用户代入感?有一个方法
根据平台用户特点,构建常见的场景
比如“一个25-40岁的女人有多忙?忙到在公司洗手间偷偷擦口红,忙到一边过马路一边接听学校老师、客户的电话..."
比如“你在用滴滴打车时,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经常有人发课程二维码,邀请你免费加入?”
这样的场景很容易就让用户有参与感和代入感。
【一本书的写作价值】
文章素材、读后感、书评、书单、拆解稿、听书稿、读书会/讲书
【发展路径】
01 成为平台签约作者:写拆解稿、听书稿等
02 运营各个平台,涨粉,打造自己的影响力;今日头条、百家号、豆瓣,知乎等
03 成为资深的书评人
04 成为讲书人(做读书会,解读书籍,做自己的课程等)
05 化书为课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