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越来越近;大街小巷,人流突然间如洪水猛兽,淹没了脚下的路;喜庆的歌铺天盖地,振耳欲聋;鲜艳的红色爬满了货架,催促着人们加紧筹备年货;
小区的树丫早已挂满了随风飘荡的小红包,绚丽的霓虹灯让人眼花缭乱!
2019年的除夕之日,正逢冬去春来之时。大扫屋宇迎春接福、筹备除夕家庭团圆之夜的美食是今天的主要工作。
一大清早,县城的枫江菜市一改假日早晨的清净,早早地变得人声鼎沸、货物琳琅满目,狭小街道变得水泄不通。甜蜜蜜的爆米花堆积如山,洁白的年糕排砌成万里长城步步高,寓意吉祥的大蒜葱花青芹菜列队将要走进万户千家。
黑不溜秋马蹄子带着泥土的气息,匆匆走过的行人总能让人想起她清甜的乳汁!购买祭祖的供品,挑选渲染春节商品的对联、灯笼、吉语字贴、,顺带破旧除新的烟花炮竹,今天的任务繁多,早起的人们却忙得不亦乐乎。每件商品,都能让逛街游行者停下脚,寻思着商品蕴含的意义以及购买的必要性。
从菜市场回到自己的小区的住所,我就马不停蹄地筹备粘贴对联的事项。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不论我的地方是简陋的临时居所,还是美丽的精装套房,每到春节,更换旧对联换上新对联,让美好的祝愿从进出门开始,成了我必须的功课。我仔细地品味对联对称的排列韵味、以及蕴藏其中的祝福意义,认真地审核对联特有的左平右仄的严谨结构,以免让人贻笑大方、弄巧成拙。经过一番严肃认真地张贴,一对四平八稳的对联终于屹立在门前,我如释重负;看着行云流水的书法艺术,细细品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韵味,我如痴如醉。
下午,我们一家三口回到新桥镇上,那是我十哥在镇上的新家。今年家族要在十哥的家里吃年夜饭。当我赶到镇上时,生活在农村里的父亲已经来到了十哥的家里正襟危坐,既是等待着今天晚上丰盛的晚宴,更重要的是参加家庭聚会,看看久违的孩子孙辈。
我去到十哥家的时候,十哥夫妇已经拿着祭祖的牲品回到了农村祭祖拜神去了。每当重大节日的时候,家家户户杀鸡宰鸭。不论你生活在哪里、住所有多远,地位有多高,都要带上香火酒水,回到出生地的乡村社坛、寺庙或者宗族香炉前祭拜,保佑自己的家庭好运常来、恭喜发财、平安健康、家庭和睦、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等。在祭拜中,人们集体来到神坛面前,除了履行必要的仪式寄托美好愿望;祭拜活动,也丰富了农村的生活,让东南西北的村民聚在一起,三姑六婆的招乎中彼此嬉笑问侯,天南地北地传达生活的艰辛与祝福。
小时侯,母亲体弱多病,我就经常挑起装满祭品的大小竹框,虔诚地一个神坛一个庙宇地祭拜。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拿我的祭拜列祖列宗的故事教育着下一代:当年十二叔就是这样虔诚祭拜才走出了僻远的小山村。我一笑置之,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不反对乡村这样的民俗风俗。我带着远离乡村的女儿了解乡村、见识乡村这样的简单纯朴的宗教仪式。我一边叮嘱孩子礼貌招呼乡亲,一边告诉孩子,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神求什么卦。
反反转转、走走拜拜,时间就这么匆匆溜过。再次回到镇上,已经到了吃团圆饭的时间。一个家族,为了生计,平日里各自天南地北各奔东西劳碌奔波,微信群里,三言二语只是简单的问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慢慢消化,一场开怀畅谈的交流慢慢沸腾。张家长李家短的故事让大家唏嘘短叹;二叔三婶家的鸡飞狗跳故事大家笑开了怀。一次家族年夜饭,让往日的劳累得到了释放,让久违的亲情再次的溶合升华。
晚饭完毕,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地玩起了花式各样的烟花。绚丽的炮火精彩夺目,弥漫的烟尘掩不住孩子们幸福的笑声。我们一颗风尘的心,也因为美丽烟花迷住了我们的年轮,幸福的童声抹去了我们的风尘。我们看着欢乐的孩子感到为人父母的幸福,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祖国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