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奶奶总共有4个女儿,一个儿子。
在我爷爷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思想自然是根深蒂固,那时候也没有计划生育这个说法,反正无论前面生多少个,最后必须得有一个男丁。
爷爷没有读过什么书,只是上到了小学,而奶奶更是一个字也不认识。
没怎么受过教育的爷爷奶奶,对待自己的孩子无非就是吼、打、骂。爷爷奶奶人本性格虽善良,但在外人邻居眼里,他们似乎都挂着“蛮横”、“霸道”、“自私” 等种种标签。那时还小的我,根本就不理解外人邻居眼里对我爷爷奶奶的看法,甚至还觉得他们是不是在胡言乱语。
在我5岁的时候,亲眼目睹了爷爷奶奶跟我妈妈吵架时的情景,轻则大声吼,重则把门拆了,甚至还拿石头扔我妈妈。当时的我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恐惧和悲伤,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妈妈?恐惧是来自于我从未见过这般场景,悲伤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的妈妈。
奶奶去世了之后,这种公婆媳打骂场景似乎也消停了。但是接踵而来的依然是吵架声、打骂声、冷嘲热讽声、辱骂声。
自姑姑们嫁人了之后,对我们家的态度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原因也不得而知。在我的眼里,她们是不友善的。也有可能是她们闲着的原因,总喜欢在我们家找茬,似乎在寻找话题,她们四姐妹你一言我一语,家里一刻也不能宁静。
而我的爸爸,却始终沉迷于赌博,赢钱了就去花天酒地,输钱了就回来伸手要钱,伸手不成功就想办法在我妈的包里偷。妈妈经常因为赌博这事也跟他吵了好多次,每次都吵着要离婚。当然,吵架绝对不是改变一个人陋习的方法,不是有句话叫“江山易移,本性难改”,的确,我爸赌博的习惯始终还是没改,偷不到妈妈的钱,就想办法骗孩子的钱,没错,我们的钱都是这样被我爸骗走的。
一般沉迷赌博的人,大多数都是好吃懒做,没本事。我很认同网上的一句话,越没本事的男人对老婆越不好。的确,我爸对我妈不好,简单来说,我爸娶媳妇是用来服侍自己的,什么洗衣服做饭统统都要妈妈全包,稍微有一点做得不合他心意的,就发脾气,甚至还出手打人。
每次爸妈吵完架后,妈妈都会问我,如果我跟你爸离婚了,你要跟谁?
“我要跟妈妈。” 我没有一丝犹豫,甚至多几秒的停顿。
我多想妈妈能够勇敢一点,能够果断一点跟爸爸离婚。
然而,妈妈犹豫了。
他们俩没有离婚。我想原因大概是因为我们吧。
所以,我们还是像往常一样,重复着以前的生活,该吵的吵,该骂的骂,该打的打。
小姑喜欢带着她的三个孩子来我家,当然,这只是来探望自己的父亲。我们跟爷爷住得近,两间房屋是紧挨着的,小姑的孩子喜欢在我们家到处翻找东西,看到喜欢的玩具,就告诉小姑,小姑也是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但是方法可能用错,当时就是直接找我跟姐姐商量能不能把玩具送给她小孩,说得好听点就是“送”,直接点就是“抢”。她们家里不是买不起,而是喜欢抢占别人的东西。我们小时候也不懂事,心一软就把玩具给他们了,事后想想真的挺后悔的。
往后一听到他们要来,就本能反应地把自己原本不多的玩具都给藏起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蛇,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认为,不管是成就一个人还是毁掉一个人,都跟自己所在的原生家庭和后天受教育程度有所影响。父母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将会是你的孩子模仿的依据,孩子的成长环境将会影响他们对自我性格的塑造。原生家庭是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后天的教育,我们必须重视自身的学习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形成正确的三观,学会真正的做人做事,懂得如何跟别人相处,以及明辨是非。
可以说,我的童年是在争吵声度过的,曾经的我是多么希望有个安宁的家,我们一家人一起出门游玩,在草坪上放风筝,有说有笑,我拿着我最喜欢的洋娃娃,给她梳妆打扮,开心的玩着过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