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朋友有天突然发微信来,说她最近觉得自己有些抑郁症状,希望我能多和她说说话。我想我大致能明白为什么:她刚到美国开始读书,刚到那边就生了一次病,只身在他乡的求学生活简单却重复,身边真正能聊上天的人也不多……我刚刚到香港读书的时候,也有几乎相同的感受。
我只是有些感慨。当年大学毕业后,我去了香港读书,她留在本校读博。刚到香港时我压力很大,除了专业本身的课业压力与竞争压力,独自一人生活在文化差异巨大的异乡也让我有些无所适从,生活的琐事更像是填满石头缝隙的沙子,一点点堵得我透不过气。那时我有时会打电话给她,想和她倾诉我的感受,却总是得到诸如“我和你说,我更累,……”的回应。久之,我便放弃了倾诉。
当然,在聊天中会采用这样一种回应方式的人不只她一个,也许我自己也会这样回应他人。只是借由这件事,我突然真切地意识到倾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进而再次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与距离或许的确无法弥合。我与她已是较亲近的朋友,倾听依然是困难的。那我还能够期待怎样的回应呢?
这才觉得有人倾听是在弥足珍贵。下次见到能认真倾听我的人,必心存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