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我们更要带着感情和群众站在一起、坐在一块、想在一处,揭一揭米缸、看一看住房、坐一坐炕头,多问问百姓“有没有”“好不好”“需不需”。
要提高认识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他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这首词中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政境界和为民情怀。我们要想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摆正位置,从内心想着为群众干点事,这样才能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要办好并且多半群众的关心事。群众是最实在的,他们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只有找准工作抓手,把民生实事办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生活得越来越好,群众才能信任你。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为改变落后面貌,带领群众建立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群众烧火问题;在梁家河沟口打了第一座淤地坝,解决了群众吃不饱饭的问题;在村子高地打了第一座水井,解决了群众吃水问题。正是通过一桩桩实事,年仅21岁的习近平就赢得了梁家河群众的充分信任。
要依靠群众力量稳步推进工作。真正管用的经验是来自群众的实践,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许多棘手的问题是依靠群众解决的,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办事情、作决策,才会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从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真正动力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放下架子,走进群众,同群众交朋友,虚心向群众学习,老老实实拜群众为师。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工作干得怎么样,群众最有感触,也最有发言权。敢不敢让群众考评党员干部工作的好坏,本身也就说明我们是否真正把群众摆在了重要位置,是否真正践行了党的宗旨意识。我们要聚焦基层痛点,带着老百姓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到矛盾多、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去,寻求解决之方,真正弄清“朦胧点”,提速“关注点”,强化“薄弱点”,提高群众“满意点”。
新时代、新征程,群众工作是党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和看家本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应该始终坚持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做细做深做实群众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强大的群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