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今天告诉你,日本的儿童健康度第一,幸福度倒数第二!
9月3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Innocenti研究所发表了第16号统计报告书,其内容是对全球范围内的38个先进国家,以及新兴国家的儿童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题为:“影响世界:理解如何成就先进国家的儿童幸福度”。在日本国内媒体引起了一定反响。
报告书的详细内容(英文)可以参考以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网站链接https://www.unicef-irc.org/child-well-being-report-card-16进行详细了解。
该报告将38个国家的儿童的精神状态,身体健康指数,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评分制比较,根据这些指标的综合排名,荷兰,丹麦,挪威分别进入最适合儿童生活的国家前三位,跟随其后的是也是瑞士,芬兰等欧洲国家,而亚洲先进国家的日本被排在第20位,韩国第21位。
日本在这个调查报告内的单项排名为,健康方面第一名;而精神方面的幸福度成为了倒数第二名(38位中的37名)。
该调查将身体健康,与精神幸福度,以及学习能力的三个部分进行排名,日本在儿童的肥胖比例,死亡率方面计算得出的数据显示,身体健康方面排位第一位。而在关于学习能力方面的学习熟练度比较高,但因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指数比较靠后,被排名第27位。让人感慨的是,在精神层面的幸福度方面,根据15岁儿童对生活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以及年轻人的自杀率方面计算得出的结果,被排在了第37名,倒数第二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中还指出,肥胖,自杀,不满,较低的学习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了先进国家儿童的普遍特征。“世界上富足国家的大多数,都已具备有为他们国家的所有孩子们提供最好时代的资源,但是事实的结却让人大失所望“,该研究所的安娜所长如是讲述:“政府如果再不对因疫情大爆发而采取一系列保证儿童幸福度的行动,那么儿童的贫困度,身体,精神层面的健康度会更进一步恶化,各种学习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差距会更加明显,对疫情相关的儿童以及家庭方面的援助还完全不够,为了孩子们可以拥有安全幸福的成长期,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而且,现在就是需要行动的时候了!”
看到这些报告指数,不得不让人陷入深思。在儿童的家庭虐待问题,中小学生的校园欺凌问题,高居不下的青少年自杀问题,一直是高居不下的日本社会问题,体现了日本现存的高压,高自律社会环境下,对儿童的心理成长带来的负面效应巨大。
我们经常会看到日本的儿童在外出时,跟在家长后面,很安静,不会到处乱跑打闹,我们会觉得是日本人教育做的好,把孩子教的很乖听话。但是其实,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过早的束缚孩子们的天性,会降低孩子们幸福感。整个日本社会的高度排他性的集团型教育制度,强制性的剥夺了属于孩子们的奔放与活泼,而这些被强制压制的天性,积累到一定程度造成内心的扭曲,即便是长大成人后身心也不容易恢复健康水平,最终会给自己或者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看到这个数据,日本政府与国民是否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孩子们的这种最高水平的身体健康度,与倒数第二的精神幸福度之间,类似“身心分离”的巨大差距,如何去填补?
荷兰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在历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统计数据中,荷兰的孩子们一直排名幸福度前三位。他们不仅幸福度最高,而且孤独感也是最低的。而日本的孩子们孤独感指数最高。那么,这两个国家,同样是拥有发达的资本社会发展的基础,还建立了先进的民主社会主义发展特有的高福利社会保障系统,国民生活稳定,贫富差距小,还有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体系,那么为何幸福指数相差如此之大呢?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荷兰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幸福度最高,孤独感最低的荷兰,高度的男女平等参与社会,并共同经营家庭,孩子们的父母会通过灵活的运用短时零工制度,调整自己的生活平衡,父母双方共同安排出大把的时间来照顾孩子。根据OECD(经济协助开发机构)的调查,荷兰在欧盟34个国家中,是年平均劳动时间最短的国家。这一点 ,与日本的情况大相径庭。日本家庭基本以母亲在家照顾孩子,父亲外出工作抚养家庭的模式为主。造成社会参与度与家庭平衡方面产生偏差。在孩子们幼小时期更多的接受了来自母亲为主单边的爱,而整日独自照顾孩子的母亲会产生孤立无援的孤独感,而被这样的母亲抚养长大的孩子也会随之产生孤独感。
根据调查,荷兰有28%的男性,78%的女性利用零短工时工作。而欧美的其他国家的平均男性10%不到,女性33%前后;日本平均男性14%,女性48%。 有研究育儿压力方面的数据显示,长勤工作的妈妈,与做短零工的妈妈,以及全职在家抚养孩子的妈妈,这三种育儿压力中,短零工妈妈所感受到的育儿压力是最少的。这充分的显示了男女社会参与度与家庭平衡性的重要。父母自身的工作方式,形成父母自身的压力的不同,从而影响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状态与心情,无形中给孩子们带去不同程度的情绪影响。
当然,在如今的日本社会,仅仅是单纯缩短父母的工作时间,并不足以能解决目前面临的所有儿童问题。
通过观察荷兰人的工作生活平衡度,可以了解到生活在那里的成人满足感与幸福度也是极高的。当地人精神层面的独立价值观才是支撑这个高幸福感国家的基础。
荷兰人的生活简单实用
小编曾经在荷兰生活过一段时间,当时感受到的是,那里的人不喜欢把事情复杂化,他们注重合理化生活。比如,在这个汽车横行的时代,荷兰人反其道而行之,提倡轻便交通,成为了”快乐的自行车王国“ 。在这个国家,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以外,其余基本上都是属于私人时间,很少去忙其他的不相干的事情。那里没有过多不必要的商务应酬与社交。他们的整体生活既简单又高效。
荷兰人普遍对物质的依存度不高。国民不喜欢乱花钱,买名牌奢侈品,显摆自己的实力。他们比较的理性消费。所以这也影响着孩子们的金钱价值意识。在那里,5到10岁儿童的零花钱只有5元人民币,而英国的孩子则有45元,法国的孩子可以有58元。当然国家之间有物价的区别,不能单纯比较,但是荷兰的孩子明显是整个欧盟国家中零花钱最少的。
而作为亚洲的先进国家之一的日本,生活便捷,周围到处被物质包围着。超市里,众多商品被细分化,摆的琳琅满目,让你看的眼花缭乱。荷兰的超市里商品成列非常精简明了,你不需要为如何选择而困惑半天。对物品的精简选择,使得日常生活空间不会被太多不必要的的日常杂物充满,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与精力去打整理,这样,父母们与孩子们一起相处玩耍的时间也会增加。
如能用减法方式,将生活过的简单化一些,就可以给家庭带来更多时间上,心理上的余地。这对大人与孩子都是一种减压行为。
另外,欧洲人整体而言,比较强调自我,荷兰人性格也较为简单与直接,他们更加清楚将自己作为“主心轴”来处理生活中一些问题,对于自己认为不好的事情,会直接指出,不会产生忍耐或者勉强自己而引起心理压力。(这一点大多数的与中国人的有点相似)
与此相反的日本社会,而在日本社会,能够做到这样心直口快的群体,除了大阪人以外,一般的日本人很难做到这样的洒脱。
日本人更加尊重“和”,对自己在他人眼中被如何认定,特别在意。由此大多数的日本人会因为介意别人怎么看自己,而选择实施违背自己内心的行为,事后又常常懊恼后悔,让自己经常处于一种内心自我矛盾的焦虑状态中。而这种焦虑状态,又会影响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们时候的心理状态,无形之中还会迭加给孩子们这样的价值观与压力,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一个社会,如果大人生活的轻松自在,那么他们的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必定会充满快乐与开心。
如今,日本社会已经快速的进入了“老龄少子化”的社会,面临一系列的严峻社会问题。政府也在想尽各种方法改善或者延缓进程,比如安倍一直呼吁推广的“劳动方式的改革”,以及一系列鼓励育龄夫妻生育的优厚财政行政方面的政策措施。但是至今为止,日本生育率的增长趋势还是没有得到切实的改善。
小编觉得,若是能够从社会价值观方面,调整日本人的心态,提升对个体的价值观的认可度,就可以让更多国民打开心胸,接受真实的自己,减少过于介意他人眼光,以及过于依赖团体的精神压力,避免成人世界中那些不必要的社交压力。如能形成一种宽容,自在与轻松的社会氛围,那么日本人生活满意度会提高,相应的儿童的幸福指数也能得到大幅提升。而这或许将会是提高整个日本社会国民(包括成人与儿童)以及今后更多来日本居住的外国侨民的精神幸福度唯一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