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过去了,这个节日被称为光棍节,大概是因为:
哄女人的方式有70种,除了逛街还有69
一切从简。
昨晚回家路过楼道下的小卖部,快11点了,老人还开着铺子,白亮的灯光照着他干巴巴的脸,面无表情。
老人六十多了,年轻的时候也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什么政策祸事都赶上了,到今天一座座CBD拔地而起,他的城中村还是漫漫长夜。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世界已经关灯锁门,准备了另一个戏码。
而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过去20年,购买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门庭若市的购买场景已日渐式微,但那些买下来的东西曾让你视若珍宝,让你兴奋,陪伴你每天的生活,然后逐渐忘记。
曾经你,你的爸妈,为了得到他们,付出了不少努力。
而想想那些你还没得到的,促使你努力奋进的东西,你会发现,你说得出口的追求几乎都有形状。
我们就是这样,靠着一些可以抓住有形的东西,来追求我们无形易碎的梦想。
如果是对的东西,那么账单就是一封无怨无悔的情书,这些东西清晰的告诉我们,是怎么裹挟在时代潮流里活到现在的。
1997年的天空,那真是个美好的时代,男人们在大马路上骑自行车,住筒子楼,穿借来的西服参加舞会,女人们黑的刘海,白的裙摆,一切都充满阳光,我总是怀念它,这个只和我相处了三年的时代。后来看电影,知道它有个专属名词:The golden age(黄金时代),世界在之前存在的一个点,那时它还没有变过,加州旅馆的前奏才刚刚响起,你喜爱的所有传奇都正在发生,一切无比灿烂。
收音机还是老旧的样式,喇叭裤紧紧贴合着喷薄的青春,15寸的黑白电视终于换成21寸的大彩电,主持人的声音从不算高的画质里意气风发的传来:香港回归啦。录音机里磁带轻轻一按,整个世界请你恰恰。
90年代,盛行着北京陈浩南,云南山鸡,纹龙绣凤的白嫩手臂抓着纸箱子里的冰糕,甜腻一个夏天。但是千万别买海洋之心,会哭掉一包餐巾纸的。
然后非典来了,多买点口罩,板蓝根也要多点存货。第一代互联网人坐在电脑前,打扫雷,暴力摩托。翻盖手机的铃声一定是千年等一回,也懂得cool、炫。接着,飞人夺冠,第一届超女选秀开始,短信投票,明星后援会初现端倪,BBS帖子聚集了一批有趣的灵魂。
等到奥运会过后,出境游开始流行,国人们穿越大半个地球去睡别人,北京房价笼罩在灰色的阴影里,青年们开始逃离,留下来的拼命加班,没时间谈恋爱,只好买个电动男朋友,或者是充气女朋友。
2012年,电话费变得越来越高,粉丝经济来了,天天为爱豆打call。再往后,虚拟物品大行其道,买晚安,买早安,买午安,朋友圈人越来越少,人设越来越多。出门再也不带现金,商超收银台排队的长龙像一个个弯弯绕绕的二维码。
不出意外的话,2017年的双11,销量最多的可能是枸杞、保温杯和增发剂。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那些购买欲望总是挥之不去;
时常有那么几次,我们买的不是物品,是生活。
如何的爱恨情仇,多么的撕心裂肺,只是没买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