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牺牲自己也是一种自私。所谓的牺牲,其实是为了有所得。牺牲自己的人,他们总是想着通过牺牲自己这种行为来达到某种个人的目的。
❤️少一点自我牺牲,多一点平等付出,保护好自己的羽毛,做最真实的自己,无论是经济还是精神世界,学会独立,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建立自己的价值,不再委曲求全,这样你才有能力为家庭、团队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你有需求,最简单的方法是勇于面对自己的需求,并开诚布公地向对方表达你的需求,而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强迫别人满足。只要双方能够坦诚相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我相信,各自的需求也一定能够得到更大的满足。
❤️千万别再把需求当成爱了,就算他能满足你一时,也无法满足你一世。只有当你充满爱时,你才能遇到另一个充满爱的人。好好地爱自己吧,让自己充满爱,才是家庭幸福的起点。
❤️人类能够存活到现在,是因为学会了用各种防卫手段来保护自己。只是每个人保护的方式不同,极端的人会把自己变成一只浑身长刺的刺猬,从单纯的保卫自己,变成对爱人和亲人也会露出尖锐的刺。这些手段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容易给身边的人带来无心的伤害。
❤️收起保护自己的刺,有两个方法,第一是强大自己。我们只有在自己变得更强大时,才更有力量保护自己。这条路比较长,需要用一生去实践。
第二是唤醒自己本有的力量,用慈悲来融化自己的盔甲。
❤️慈悲是佛教词汇。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
❤️当一个人只看到自己身上的苦时,他就会竖起浑身的刺来保护自己;但当他把焦点从自己身上移向他人时,别人的苦就会唤醒他的慈悲之心。
❤️得到与付出处于平衡状态,关系才和谐。
❤️当我们明白了“内疚”这种人类情绪的反应原理之后,我们对“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帮助别人反而会遭受攻击和抱怨,正是因为帮助对方时,让对方产生了内疚情绪所引起的。
❤️人生就像天平,一边是他人,一边是自己;一边是给予,一边是接受;一边是付出,一边是得到,只有保持平衡才不至于倾斜。同样的,只有当给予与接受、得到与付出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良好地保持下去。
❤️懂得“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然后去付出、去给予、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