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贝
近年来,作为一个个体,深深感受到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以前只能在电波中、屏幕上、文字里仰慕的文化偶像,越来越频繁的来内地做讲座、办演出,让一个痴痴的小粉丝从隔海相望,到得见本尊,甚至签名合影留念,了却一桩桩心事,圆掉一个个先前难以奢求的梦。回头想想,个人的这些经历就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我整理的这些文字也许就是这时代的记录。总之,我深深的体会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的那句话——世界是平的。
2012年9月24日晚,林怀民先生跨洋而来,在张爱玲曾经遭父亲毒打的房子里,就『云门舞集2』做了一席精彩绝伦的演讲。
得知偶像越洋而来,我带着另一双眼睛、另一双耳朵来朝圣。想到在张爱玲呆过的房子里,听另一位偶像的演讲,突然有一种时空交错感。
林怀民先生讲到他当年创办『云门舞集』的初衷,以及后来创办『云门舞集2』的目的是对“下基层” 的坚守。他自诩为一名“赤脚医生”,他们编舞,拿最好的作品走向社区、乡下,给大娘们、孩子们看,让他们感受舞蹈的快乐。他说虽然人与人之间物质上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在精神上,他希望可以努力平衡这种差距,而这也是『云门舞集』的价值观。
当听到这些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了好多名字,如Tracy Chapman、BobDylan、台湾的胡德夫、杨祖珺等人。他们像林怀民老师一样,都是享誉世界的“赤脚医生”,他们以音乐为载体,唱出最底层,也最应该得到关怀的一群人的生活的苍凉,无奈,苦难和心酸。这些人有黑人、农民、雏妓,原著民……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活得最边缘的一群人,是最没有话语权的一群人,但是因为有了林怀民先生这样富有知识分子情怀的一群人,这个世界才不那么残酷,不那么寒冷。
林怀民一身黑衣,站在台上,儒雅的讲着,每一句话,都说到我的心坎里。我发现,那一刻,他是我的Soulmate,我们有着相似的灵魂。他说,“即使你是一名在工厂里做工的普通工人,但是当你下班回到家里,戴上耳机,听到贝多芬的音乐时,你的世界就可以变的很辽阔。看一场精彩的舞蹈也是一样。”
林先生和他的『云门舞集』给了太多人辽阔的世界。其实看一场好的舞蹈,听一曲好的音乐,跟读一本好书的作用是类似的。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以时间和空间而言,一个不爱艺术的人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一个热爱艺术的人,就像林怀民先生所讲的,可以有着更辽阔的世界。他可以把自己从眼前世界的桎梏中解救出来,不囿于时空的束缚,他可以跟全球各个时代的最优秀最健谈的人把酒言欢,坐而论道。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点。
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这当然是那些禁锢在他们的身体监狱里的人所妒羡的权利。这么一种环境的改变,由心理上的影响说来,是和旅行一样的。所以说,虽然你的肉体是不自由的,但是你的精神已经神游太虚,插上了自由的翅膀到处去飞翔,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就给了很多人这种旅行的体验。
有很多人反映看不懂舞蹈,林怀民说:“其实舞蹈和音乐一样,它不是用来懂的,它只是舞者在舞台上用肢体的动作来释放着自己的情绪,然后把这种情绪感染你,你只要感受就好了。”我个人非常认同林怀民先生对舞蹈的阐识。
舞蹈、音乐等艺术的确不是让你去懂的,不是让你去学知识的。我是一个音乐发烧友,但我也认为音乐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听的,用来感受的,所以任何文字的评论仿佛都是多余的。但我同时也有一个疑问,专业评论人对作品的解读对于优秀作品的传播和推广,对受众品位的引导和培养,也许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我问了林老师这样一个问题:“林老师,您说舞蹈和音乐不是用来解构的,而是用来感受的,那是不是乐评人就变成了一个很滑稽的职业了?我看到Discovery频道对『云门舞集』的介绍里,有蒋勋老师的解读,而且蒋勋老师还就您的『白蛇传』专门写了一本书——舞动《白蛇传》,您怎么看待这种解读呢?”
林老师回答我说不希望普通人为了评论去听音乐,看舞蹈,因为那样会很累,也很片面,很多人只是抓其中的一两个点来讲,就好象很有的说,就以为很了不起了。但是他同时提到很尊重蒋勋老师的解读,他说他的确是反复的看,反复的去研究,才有了那么多细致的感受,他说,“如果一个人要做评论人,那他注定就是个评论人。”这让我想起了马家辉的『江湖有事』 。马家辉就是因为从小想做一个电影演员而不成,最后竟然成了一个比导演还懂电影,比演员还懂表演的学者和评论人,他在光影的世界里目迷而耽美了,从而可以将入木三分的观影体验付诸文字。
我想,我没有必要在这里完全复原林怀民先生整场讲座的始末,能跟大家分享的也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而已。我只觉得,能够跟自己仰慕的人面对面的热望,面对面的交流,他那么认真的解答你的疑问,你那么认真的聆听他的解答,这份体验,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听完他的演讲,我发现我不是在聆听他的教诲,而是通过他的话近距离的发现了一个跟自己相似的灵魂。
注: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