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儿子和我经常在晚上睡觉前聊天,聊完最后再互道晚安时儿子经常对我说,妈妈,你不许死,不许忘记我,说到这,他还经常流出眼泪来。每次儿子这么说,我的心里也特别感触,小小的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感悟,他说宁愿他不要长大,也不要我变老,不许离开他,不许离开这个世界。
孩子对“死亡”的疑问和恐惧,会不停地追问父母关于“死亡”的问题。谈论死亡,对成人来说,通常也会显得沉重。面对年幼的孩子,我们到底该如何来探讨死亡?
(一)
这部译名为《寻梦环游记》的电影,被网友们称为“核武器级别的催泪弹”。电影讲述了一个面对死亡,让人感动温馨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灵感源于墨西哥的亡灵节,墨西哥人看重“死亡”,他们认为生与死连接在一起,才能算完成一个生命的周期。
每年的亡灵节,家家户户都会祭拜家族的先人——他们用花瓣铺路指引,逝去的人会通过花瓣桥的连接,与家人团聚。电影的主人公米格,就是在这一天,不小心闯入了亡灵世界。
他发现亡灵世界和人间没有什么区别,这里有楼房,有酒吧,有演出,有交通工具,甚至是,各种各样你在人间见到的一切生活方式。
人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也许,正是带着我们在人世间的记忆所构建的。
亡灵节,是很重要的一天,因为逝去的人有机会回到人间,去看看自己的亲人孩子,去看看他们还深爱着的人。但要走过花瓣桥,有个必须的条件,那就是,你还存在于人间某些人的记忆中。对于死去的人,死亡已不是最恐怖的事,他们不害怕死亡,只害怕被自己深爱着的人忘记。
(二)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真正地死去了。
这部电影正是讲述了第三次死亡的故事,在被世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遗忘过后,化作了尘埃消逝在亡灵世界,也就才是真正的死亡。
一开始,小男孩米格也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所以当他发现自己突然“死了”的时候,吓得惊慌失措。慢慢的,他发现死亡好像也没那么可拍,因为逝去的人其实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影片中打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死后世界,这些亡灵们一个个盛装打扮,跨越万寿菊花瓣筑成的花桥,准备奔赴一年一度的亡灵节。在这个节日里,亡灵可以回到人间看望亲人,与家人团圆。
而在现实世界的家人,也会将逝者的照片供奉在神龛上,准备好先人曾经最爱的食物,地上铺满万寿菊花瓣,以迎接他们的到来。
鬼者,归也。
哪怕肉身消亡,但我在你心中还有个位置;而没被人忘记,就意味着,我还会存活于人们心中。
不能归者,不能存活于任何人的记忆中,即使在亡灵世界,也将没有自己的位子。
也许,我们害怕的,不仅是肉身的消亡,我们更害怕的,是我们之间的爱,随着记忆的消失而终极的逝去。
(三)
曾经在网上看了一小段视频:一个叫Emily 的女孩儿要结婚了,Emily八岁那年,父亲患癌去世了,去世前二十天,父亲提笔写下了对她的结婚祝福。
这位父亲估计也知道自己写下的祝福会有什么效果,所以,父亲对女儿说话时,一直在努力克制着深情,他只是淡淡地说:希望你无论顺境逆境,都有个伴儿,就像我对你那样好,很开心你找到了生命中的他,愿你有世上最好的生活和爱情,希望你和丈夫互相尊重和爱护。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这位父亲可不是一般人,他突然话锋一转:同时,你的丈夫,我也跟着他呢。
牧师调皮地“嘘”了一下,继续念这位父亲写给女婿的信:我不能再恐吓你了,也不能告诉你我床底下可藏着枪呢。也不能问你为何要和我女儿约会,不能取下你的车牌,也不能看你开的什么车子,但是我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在你身边神秘作祟。
这一刻,原本泣不成声的女儿,已经被好玩的老爸逗得哈哈大笑。
这位老爸,在去世前送出给女儿的结婚祝福,并且风趣幽默地对女儿的丈夫说,,只有你对我女儿好我才会祝福你,否则我会在你身边神秘作祟,这位父亲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女儿深深的爱,这位父亲被女儿永远记得,活在女儿的心中也永远也不会消亡。
(四)
曾经去英国旅游时,看到教堂里的一对新人在举行婚礼,教堂的外面则是一个个墓碑,我们当时都觉得在墓碑前举行婚礼不可思议。一旁的导游解释说,在欧洲国家这样的事情特别正常,欧洲人喜欢把人生中重要的纪念意义的时刻在教堂来举行,比如孩子的出生、结婚婚礼都在教堂里举行,而教堂里也安放着许多墓碑,他们认为,生与死本来就是连接在生命的一体的。
在墨西哥文化里,死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的开始。
墨西哥人常把死亡挂在嘴边,他们调侃死亡、与死亡同寝、庆祝死亡。”这种墨西哥人的生死观,也奠定了这部影片欢快的基调。
其实,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它是所有生命自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要面对而且无法逃避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人必然会到达的终点。
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充满恐惧,是因为死亡的“未知”,我们真正恐惧的是充满未知的东西。我们不知道人死后会去向何方,我们对死亡一无所知。
而我们对死亡的无知,来自于死亡教育的缺失。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许多人一生中都避免谈论死亡、思考死亡,所以当死亡真正来临时,我们只有恐惧。当我们对死亡缺乏正确的认识时,也就失去了坦然面对死亡的能力。
(五)
影片中当米格给他曾曾祖母唱起那首她爸爸写给她的那首《Remember me》(请记住我)时,好多人都会感动的人泪流满面。这首歌唤醒了她对于父亲的记忆。所有的念念不忘也都会有回响,影片中Coco和她爸爸彼此的朝思暮想,也最终换得了他们彼此的重聚。相见是因为想念。
这首贯穿影片始终的主题曲一直在提醒着我们:唯有永远记住,所爱之人才不会真的消失。所以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
小男孩米格在看到猪皮哥的终极死亡后,明白了家人那么重视祭祖的含义——对先人的缅怀,是为了更好的记住他们,是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寻梦环游记》却告诉我们要“向死而生”。
只有明白了什么是死,才能更好地体会生的含义。
其实死亡即是终结,也是开始!是彼此互动、相互守候、面对面机会的终结,但也是个人怀念,自我成长、无缘再见的开始!只要想着爱还在、爱的印记还在心间,沒有遗忘爱所给的欢愉、爱所给的能量还在就好!
好好的活着的这些记忆就是生命,就是存在。只要我还想着他,他就还存在着,只要还住在彼此心底,就不是真正地告别。再见永远不说再见,要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