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做了妈之后,我也逐渐成了一个半吊子专家。但凡发现孩子有什么风吹草动,我都会第一时间采取"自查""读书""看资料"的三部曲。
记得月姐1周岁之前拉肚子,那次折腾了好几天,不吃奶、提不起精神,眼看着白白胖胖的小脸蛋变成了瓜子脸,我心里别提多着急了!除了第一时间询问医生,我还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给月姐进行食补——蒸苹果以及煮大米粥。别小瞧这两样东西,因为对应了孩子当时的症状,所以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等孩子再大一些,对于妈来说,考验也就更多了。
前段时间,我发现月姐在上轮滑课的时候遇到了瓶颈——弯道动作不规范。她自己也很苦恼,常常在做了几遍之后要么不耐烦,要么就开始大哭,后者居多。
面对这种情况,教练与她聊了几次,但都被她的哭声占据了上风,谈话就此结束。
起初,我会说很多鼓励她勇敢的话,甚至还会顺带着严肃的给她上一堂思想课。可是效果甚微。接下来的几节课,她仍然是采取躲避和闹情绪的方式拒绝尝试新动作。
那几天,我也陷入苦恼当中。原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却成了目前最大的坎儿。我不甘心,难道是我鼓励孩子的方法有问题吗?
我开始自我反思。我从小性格内向,习惯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比如明明很喜欢做小主持人,台下练过无数遍,却总是连报名一场活动的勇气都没有。印象中,妈妈因为工作和身体原因,我们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亲子时间,那种侧耳倾听我内心想法的时间就更加少了。所以直到现在,当我面对非常热爱的事情时,我仍然缺少一份勇气,甚至感到自卑。
分析完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我又去请教了正面管教讲师糖妈,她说与孩子的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艺术,我们要去挖掘在孩子闹情绪的背后是否存在其他问题,要究其原因"为什么"。她还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拿到书的第一天,我就马不停蹄地读了起来并应用在了我与月姐的沟通中。
那天,我们在一起搭积木,她说:"妈妈,一会去上轮滑课吗?"我说:"嗯,快到时间了。"
她说:"最近我总是做不好弯道动作。"(脸上写满了不痛快)
我说:"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还没做好,是吗?"
她回答:"我没太认真,妈妈。"(她这样讲,我感觉很惊讶)
我说:"啊?你这样想的吗?"
她说:"是呀,最近我没有认真上课,走神了。别的小朋友都做的挺好。"(能够自查是件好事)
我说:"嗯,意识到存在的不足,你很棒!妈妈给你加油!今天上课打算怎样做呢?"
她说:"我要好好听教练讲课,做不会我就多做多练习!"
我们的聊天大概持续了2分钟左右,但是效果却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
我改变了之前去讲大道理掌控全局的习惯,选择安静的听她说话,并且在她的话语结束时用"嗯"代表我对她情绪的理解和抚慰。当孩子消除了面对我们"非怎样不可"的顾虑时,他们也会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
在书中,我学到了共情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孩子并不需要我们给出最好的解决方法,能够在他们感到困惑和挫折时,给予理解便是最好的疼爱。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我们也要给出不同的反应。比如孩子正在做的某事本身就是充满负面内容和危险的,那我们就要及时制止。
前段时间,新闻中关于12岁孩子弑母的报道成了头条。我们在感到惊愕和遗憾时,也应该思考,作为父母,应该怎样给予孩子最优质的关爱。
我想"好好说话""正确沟通"这八个字非常的关键,现在的大多数父母常常因为工作原因忽视了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实际,高质量的陪伴并不代表我们必须放弃工作,而是说当我们在孩子身边时的投入程度是用心而非敷衍的。
樊登老师在讲书时曾提到,有一次他陪伴儿子时,边和儿子讲话边摆弄手机。儿子很不开心,对他说,爸爸,你还是去玩手机吧,你根本没有在听我讲话。樊登老师说当时他就感觉很对不起儿子。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生活中,也许我们做不到时时与孩子共情,那么,当陪伴在孩子身边时,就先从好好说话,体会小生命的喜怒哀乐开始做起吧!
我们的用心,孩子真的感受得到。他们的反馈能力也远远的超乎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