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讲了,中国国人心理水平都是婴儿水平,所以成为巨婴,以及中国轮回式家庭链条是什么产生这些巨婴的:心理不成熟的父母,养育有问题的子女,心理有问题的子女长大成为巨婴,然后循环往复。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怎么破这个链条?
怎么破?要说简单也简单,链条的任何一环断了也就断了,一步一步来。
1.父母的价值不应该寄托在孩子身上,你是你,你最重要的关系是你和你的伴侣,而不是你和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你人生的一个过客,虽然这样说很残酷,但你必须接受,孩子成年后,他有他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人生,不要把你的喜怒哀乐荣辱兴衰寄托在孩子身上,你们是两个独立的人。
2.学会什么是真正的爱,中国是一个含蓄保守,内敛的国度,家人之间更是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我相信很多人说不明白什么是爱(我就不太知道),书中给出的答案是: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具体是回应,看见和连接。我们大多数的中国父母,所谓的爱孩子,其实是控制孩子,你真的要能分清楚什么是控制什么是爱吗?
3.无敌意的坚决。在被动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你是子女,你应该怎么摆脱父母的控制,摆脱父母那种不成熟的爱呢?书中有一个方法叫无敌意的坚决。在明显触犯你个人边界时,即使是你的父母,你的最亲的人,你要表现出坚决的拒绝,但同时也表达出你并无恶意的。
4.最核心的关键就是你要成为一个有核心自我的人。核心自我的形成极其重要,书中称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其重要,下面就引用书中的原文
“核心自我的建立,最初必须建立在这种感觉之上:我是好的。这种“我是好的”的自恋感,是一种凝聚力,可以将关于自我的各种信息凝聚在一起。可以说,这种自恋是一种向心力。此外,基本的控制感极为重要,我们只会将自己能掌控的信息,和自我粘在一起。如不能掌控的,我们倾向于切割和分离。一旦“我是好的”这种感觉攒得够多,核心自我得以建立后,我们就有了这种感觉:形势无论怎么发展,我都相信自己能掌控局势。此后,自我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扩展。
科胡特一段话很好描绘了核心自我: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一个核心自我稳稳地站在那里。它会摇晃,摇晃是一种乎应,但只摇晃,根基不被动摇。最后说一句;温暖有互动的关系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你必须有自己负责的意识,而不是依赖,依赖必导致过度要求、抱怨和攻击。”
希望我们都可以在心理上独立于其他人而活着,成为一个拥有核心自我的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成人,而非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