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方,中学一级教师,七一中学办公室副主任、七年级年级主任。
“让爱流淌在每个孩子心田”是他二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追求!他崇尚爱的教育,以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着每一个学生。一直把“让学生爱上语文,享受语文”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上,简约灵动、轻负高质的课堂是他二十多年不懈的追求;在课堂上,还融入现代化教学观,合理利用多媒体,平板电脑,采取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
原创丨杨忠方老师 编辑丨阿道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23年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但是我发现了自己努力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学生的发展和飞跃,我彷徨、犹豫、迷茫……这学期参与学习使用平板在智慧课堂班级教学后,我深刻感悟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一直扮演着传统型教师的角色,传统型教师用时间和汗水教书,师生苦累,学生知识面窄,职业枯燥,缺乏职业快乐感。而智慧课堂班级的教师会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充分体会参与的快乐,合作的愉悦;会有效借助平板与孩子们心灵沟通,情感交融,人格碰撞;使孩子们备受激励和鼓舞;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现就我使用平板教学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谈点个人体会。
一、利用平板架设桥梁,领略文本音韵美。
在教学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时,我先把课文朗读传到平板上,上课时我让孩子们把课前收集的关于著名诗人郭沫若的简介和《天上的街市》写作背景拍照传到平板上,小组交流诗人的代表作《天上的街市》写作背景,接着让孩子们静静聆听课文录音,在感知节奏、停顿的同时把作者笔下描绘的物象记载在平板上。听两遍录音后,小组孩子交流:这些物象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孩子们纷纷开始畅谈:有的因街灯、繁星感到愉悦,有的因街市繁华感到惬意,有的因牛郎织女的自由幸福感到美好……孩子们的心在渐渐靠近文本。
二、利用平板激活文字,创设文本画面美。
我在前面听录音找意象的基础让孩子们翻开书快速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再现了几幅画面,请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发动集体智慧,在平板上把你感知的图画描摹出来。一下子孩子们激情飞跃,迅速进入了描绘当中,同学们结合文本描述,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小组中不时发出争论:这里街灯数量、形状还需改变一下,这里物品摆放顺序还需整理一下,物品种类还需添加一些,这里牛郎画的不够帅……瞬间教室里成了美术兴趣班。八分钟后孩子们将各小组选送的作品上传,师生一起欣赏,从孩子们的作品中我发现了他们绘画艺术的天赋,在小组描摹画面的过程中我被他们认真、细致的状态深深感染。孩子们轻松自如走进文本感受到了文本画面之美。
三、利用平板放飞思绪,感悟文本主旨美。
文本中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有时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教者通过一些辅助的工具在孩子心里与文本之间架设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孩子自然走进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里的共鸣和内涵的感悟。
在教学《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结尾时,我让孩子们把课前收集的民间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平板上调出来,结合课文中描述的情景进行对比阅读,前后四个孩子一起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此时我看到了孩子们跃动的思维在相互碰撞着,突然有个小组孩子提问了:“老师,民间都说牛郎织女被限制了自由,而课文中作者却把他们写得那么自由幸福”,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一颗耀眼的星星在闪耀,那就是智慧的光芒。此刻我把孩子的问题引向全体,其他同学也不断提出疑惑,顺势我让同学们再次回到教学前对写作背景的介绍,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用心品味着,突然嫣丽萍同学举手了:老师,我明白了,作者当时生活在一个黑暗的现实中,人民生活痛苦,诗人向往这样的一种生活,所以他改写了这个故事;蒲美婷接着说到,老师,当时社会黑暗,满目疮痍,作者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起来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瞬间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踊跃的交流着,课文的主旨自然而然的在孩子们心间流淌!
很快,这堂课结束了,我拥有了前所未有获得感:平板教学对于我,我们的学校老师来说都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因此现在都还在摸索阶段,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出真知,绝不能想当然。结合平板教学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这并不能有一个固定的壳子,首先课堂内容不同,授课本身就有不同的方法手段,再加上授课老师自身风格各不相同,所以绝不会有相同的两堂课,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也给我提了个醒,平板教学应该怎么用,怎样将平板使用自然地插入到教学中起到相应的教学作用,还需要更用心去设置构想课堂。
平板在智慧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给孩子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愿我们在智慧课堂中努力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