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吾观中兴诸大臣,其声望之特达,以李鸿章为最迟,而其成名之高,当国之久,亦以李鸿章为最盛。”
梁启超先生一直以来是我瞻仰的泰斗,以至于这次看到他写的李鸿章传,自己兴奋不能自己。说句实话,以我的学识和人生阅历看梁启超先生版本的《李鸿章传》稍显吃力,这次借着出差的机会,晚上闲来无事,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把《李鸿章传》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
李鸿章先生“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晚清四十年,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然而,“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梁启超认为不能就事论事,做简单评价,应当站在更高的视角公正做出评价。
最初对李鸿章的印象停留在初中课本中最令我气愤的几个单元。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不懂治国只懂享乐的慈禧太后,使得中国一步步散失主权,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而签订者正是李鸿章。那时年幼错把卖国的枷锁强加给李鸿章先生,殊不知,误解了他多年。
曾国藩之后,李鸿章成为慈禧在朝中最为倚重的汉臣。几十年的洋务运动,李鸿章办工厂、操军事,是绝对的中坚力量。在满清外交中,李鸿章也是最为可靠的人物,能够放下天朝大国的尊严,懂得在列强间周旋的技巧。但梁启超认为,以李鸿章当时在朝廷中的地位,如果能够顺应最新潮流,“化畛域,除故习,布新宪,致富强”,上格君心以臂使百僚,下造舆论以呼起全国,则洋务之事可成。
“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洋务时期,李鸿章的改革虽只涉及器物,但他其实已经意识到改革的力度还有待深入,不过器物层面的改革尚且举步维艰。号称贤士大夫者于前唯唯诺诺,于后横刀阻隔;对于结果,胜则强颜欢笑,败则落井下石。而真正做事者则举步维艰,处处遭受排挤,此种风气古来皆然。所以,众事最难皆统一共识,有共同的价值观,理顺内部关系一切难事皆可化解。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这句话对李鸿章来说是一种宽慰性的表扬,同时显得有些悲壮。梁启超的观点,至少给我们一个启发:一个位高权重的政治人物,大概都有常人不曾经历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