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条路记忆非常深刻,是从小时候叔辈以及父亲带着所有家族男生一起去祭祖的一条路。在。行程一半的时候要翻越一座山,路途虽然不远,但是也有一定的难度。总行程大概5km多,6km以内。

从幼儿园开始就去,那么就差不多只有五岁的时候,就一起跟着跑着去。每年会分三个时间去。大年三十的晚上,正月十五的晚上以及清明节的白天。各地的习俗不一样,可能当地就是这样一个习俗,和其他城市不同。每年三次都会走过这条路。以前走从来没有感觉难受。这次走异常的难受。人终究会化为尘土,躺在那里的一天,一定不能失去对生活的欲望,对理想的追求。父亲的角色是印象在一个儿童的内心世界一生。可以是严厉。可以像一座山一样的。35周岁了,老一辈儿慢慢的退出了主要角色。现在小一辈儿的开始轮巡,记忆里的父亲,当年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影响着我们。有的路自己以为是自己选的。
可真的是你自己选择的吗?你能选择的多吗?30岁前,可能觉得,万事皆可为,可15/6岁的时候,其实,在往后的80%的方向和阶层,已经有了桎梏,只有某一天撞了南墙,才会回头,或者?回不了。
慢慢看淡的东西会变多,从狭隘的眼光看,任何事都是有因有果,但尽量格局大一点儿。缅怀过去,敬畏未来。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