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老师,所以我经常被问“幼小需要衔接吗?”
“你儿子参加幼小衔接培训班了吗?”
“认识几个字?”
“口算开始练了吗?”
“拼音班报了吗?这个要学的吧!”
妈妈们的焦虑通过这些问题显示得淋漓尽致。我想通过接下来的回顾帮助妈妈们克服严重的焦虑心理,陪伴孩子从容应对小学生活。
我们家小络今年一年级,开学前从未参加过文化课培训班,比如拼音、口算。尽管如此,他适应得很好。我想原因有三。
首先,自三周岁以来,每天晚上临睡前的四十分钟左右都是我们的亲子阅读时间。从色彩斑斓的洞洞书,到情节有趣的单本绘本,到系列故事集,我陪,或者爸爸伴,从没间断。因此在他上学前,他已经累积阅读了近500本绘本。阅读量超大的他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小学学习生活。
其次,我讲的不需要刻意参加短期速成班是因为在我看来,学习不是某一个时间段内的任务,它是贯穿你整个作息的。比如认字,替孩子报个识字班,让他正襟危坐在教室里,在老师的教学下认识几个字是一种方法。带孩子出门时引导他观察道路指示牌、店面广告牌等也是种学习。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更有生命力。无痕的教育更具张力,更可持续。
第三,素质教育不是放养,快乐教育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坐视孩子纯野生生长。小络每周都会上一节45分钟的钢琴课,一节1个半小时的篮球课,一节45分钟的HABA游戏课,一节60分钟的乐高课。每一种学习于他都是珍贵的体验。当他满头大汗地从球场出来,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运动的畅快。当他利索地搭着小颗粒乐高,犀利的目光中传递着专注。HABA游戏课中设计巧妙的每一套学具深深地吸引着他。他会期待每一个周六上午,因为有 HABA课。
当我们并不功利地将孩子的成长等同于他的成绩时,我们的目光会投放得更加长远。健康的体魄,开朗的个性,良好的心态,持续的学习力,这些都将伴随孩子成长,成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