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受到的教育是,“在马路边见到钱,要交给警察叔叔”,“看到老人独自过马路,应该上前搀扶”,“坐公车看到有需要的人,要让座”……
可现实的情况是,你在路上捡到钱,一心想寻找失主,终于找到了却被对方说成偷钱者,在马路上看到老人晕倒,上前搀扶,事后却被老人说成肇事者,在公车上给孕妇让座,却被骂得狗血淋头,只因对方只是看起来像孕妇……
虽然以上列举的情况只是个例,但是已经令不少人感到心寒。越来越多人感觉现在的社会好人越来越难做了,以前看到倒地老人,没多想就上前施救了,现在迈出那一步之前还要思前想后,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琢磨着怎么不让自己惹事上身。
我们帮助别人,出发点可能是多样的。有的人助人为乐,我觉得这里面还应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帮助他人之后,得到来自受助者的答谢为快乐,答谢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是强调得到“反馈”的心理满足感。
另一种则是以助人这种行为本身为快乐的人。(可能还有一种情况,以助人为一种途径,满足自身在其他方面的需求。我觉得这并不是助人为乐,所以排除在外。)
为什么我要例举两种人呢?其实在具体的助人过程中,尽管他们表面的行为上差异不大,但是心理活动的变化还是大相近庭的,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往后行善。在帮助别人的时候,第一类的人往往希望在施助之后能够得到对方的感谢。
当对方非但没有感谢,反而指责他们各种不足甚至被诬陷的时候,他们在没有得到感谢的时候心理已经对这次的帮助感到失望,这次帮助没有让他感到心理上的满足,让他们觉得付出和收获其实并不对等。
而当他们反被诬陷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可以说几乎是崩溃的,他们会对帮助别人落下很大的阴影。就好像想吃一个自己觉得很美味的小笼包,结果被狠狠地烫到,那种失落和恐惧比明知道是很烫的开水烫了的感觉根本不一样。
可能我作的比喻不太恰当,我想说的是,在一件你预期美好的并且乐意去做的事情面前,被扑头盖脸泼了一盆冷水跟一件你事先已经知道麻烦而事后真的遇上麻烦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前者的杀伤力比后者不知要多几倍。
而对主人本身感到快乐的人,他们的心态是完全基于“给予”上的,可以说毫不夸张地说一句,他们焦点只关注在“帮”上。比如你需要帮助,我可以给予帮助,那么我就给你帮助,我的目光只落在我的帮助上,我希望看到我的帮助起作用,它能够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ok,足够了。
至于事后你的态度,他们大多不会太在意。可能这么说不太恰当,因为如果你表达你的谢意,肯定有人会感到开心,这是人之常情。倘若你没有,他们也不会因此对帮助感到失望,或者说,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继续帮助别人。
咋听着感觉笔者更青睐于第二种呢?其实是的,我更倾向于第二种的助人心理。可是社会上很多好人好事,很多人在做好事,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不过有一点我们都希望能看到的,那就是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好人好事。
所以说不管你是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帮助别人,请记住你的帮助不会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它的意义会是深远的,长久的。
至于“好人没好报”一说,我觉得这并不是这一个时代特有的事情,这是一直都存在的事情,可能现在关注度比较大,或者这些事情的发生频率有所上升。可是好人难道会因此销声匿迹吗?肯定不会。这些事情决不能成为我们袖手旁观的借口。怎么样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这一听感觉有点匪夷所思,却是我们现在很需要学习的。
助人为乐没有错,保护自己也没有错,这之间需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