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10《语文教师的修养》读后感

    教师是主导,是辅助。学生才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做才学得会。当前的教学,显现的是两个极端:或者教师一讲到底,包办代替;或者,一味让学生活动,教师不教不讲不示范。语文教学,传授的是方法(也可以称其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培养的是能力,而这个能力和方法一定是学生不会的。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就必须要示范、要讲解,学生必须要实际操作。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运用所要传授的方法的情境,这样,学的和练的是一致的,以保证学生得到必须的训练。

其次,孩子学步是在肌肉、骨骼等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始的。这对于教学的启示就是要知道学情,基于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扶其肩还是携其腕的差别启示我们,教法也就是教师介入的程度是不同的。往往是早些时候要扶其肩,稍后再能携其腕。教学中,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学情,一讲到底或者一练到底。

孩子学步的过程中,往往大人往前拖拉孩子迫使孩子迈步,而后诱导孩子迈步。教学中,应当设计恰当的学习情境,或者迫使学生学习,或者因学习内容有意义、有意思而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中设计导入环节其目的就在此。可惜很多老师为了导入而导入,或者笨拙地绕圈子,或者与学情不衔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