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行书
行书是一种居于草书、 楷书之间的书体, 古人最初称为行狎书。 “行狎”二字点明了行书的特征: “行”指笔势流动连属, “狎”是形态不如正体字庄重。
行书有两个优势: 一是书写简便(相对楷书) , 二是易于识读(相对草书) 。
写行书, 用笔活络, 体态多变。 若要端正清朗, 不妨楷法多一些, 唐人所谓“兼真者谓之真行”, 人称“行楷书”。 如果草法多一些, 笔势映带连属, 唐人所谓“带草者谓之行草”。 归为草书。
曹魏西晋时期, 行书流行起来, 那时学习行书是以钟繇、 胡昭为法。钟胡行书早已失传,唐朝以来,学行书宗王羲之,取法《兰亭序》。
2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 是王羲之自撰自书的序文稿本, 全篇28行、 324字。
王羲之写《兰亭序》 , 缘于兰亭雅集。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 暮春三月三日, 51岁的王羲之邀约浙东一带的名士、 在任和卸任的官员, 还有自己的儿子, 凡41人, 在山阴县西南天柱山下的兰亭行“修禊”之礼。 “禊”源自上古的巫医传统, 指春秋两季在水滨举行清除宿垢不祥的祭礼习俗, 含有与自然齐谐的道教观念。 禊日, 汉朝定在三月“上巳”日(第一个巳日) , 故称上巳节。 曹魏以后, 固定在夏历三月三日。 晋人的“修禊事”, 也是临水踏青、 郊外宴集的游春活动。那一天,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郊外的兰亭, 风景优美, “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众人临“曲水”而坐, 行“流觞”之戏(将盛酒的羽觞放于水面, 流至某人面前, 须饮酒、 吟诗,不能赋诗则罚酒) 。 众人“一觞一咏, 畅述幽怀”, 得诗凡三十七首。 王羲之是聚会召集人, 又是一郡之长, 他乘兴作序, 记事抒怀, 由此诞生了中国书法史上声名赫赫的行书经典《兰亭序》 。
《兰亭序》最后的收藏者是唐太宗,是他最喜欢的两件王羲之书作之一(另一件是楷书《乐毅论》 ) 。 太宗逝世后, 高宗采纳褚遂良的建议, 将《兰亭序》 殉葬昭陵。 庆幸的是, 唐太宗生前曾经命令宫廷拓书高手冯承素等人影拓了一些副本赐给大臣, 《兰亭》 因此流传于世。
宋高宗赞《兰亭》 : “右军笔法, 变化无穷。 《禊帖》 遗墨, 行书之宗。 ”(《兰亭考》 卷二) 。 《兰亭序》 展现了王羲之的行书技巧, 书法家学行书都以《兰亭序》 为正途。 北宋书家蔡卞, 蔡京之弟, 王安石之婿,每日临一通《兰亭》 。 宋高宗训示孝宗: “《兰亭》 、 《乐毅》 赐汝, 先各写五百本, 然后写草书。 ”(《兰亭考》 卷二)
元朝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 , 王蒙在苏州购得外祖父赵孟頫临写的《定武兰亭》 墨迹, 写了一篇题跋, 他以赵孟頫书法得益《兰亭》 为例, 告诫子孙: “苟能专心临摹数千过, 虽不能企及前人, 要当不让今世能书者。 ”(王蒙《跋赵孟頫临〈定武兰亭〉 》 )
3 王献之的行草书
王献之(子敬, 344—386) 是右军第七子。 书法“幼学于父, 次习于张(芝) ”, 兼工各体书。 东晋末年, 他的书法与王羲之齐名, 人称“二王”。
王献之书法以笔势流畅、 宛转妍媚见长, 相比之下, 王羲之的书法就显得古质了。 南朝前期的几十年间, 书家“爱妍薄质”, 追摹王献之, 不复贵重王羲之, 更不用说钟繇了。
流传的王献之书迹, 不外草书、 楷书、 行书(行楷, 行草) 。 王献之的草书, 笔势连绵, 甚于王羲之。 楷书有《洛神赋》 刻本, 历代书家视为王献之的代表作。 这篇小楷, 宋朝时广为人知, 只有十三行残本传世, 俗称“十三行”。
唐朝张怀瓘这样评价羲献父子的行书: “逸少秉真行之要, 子敬执行草之权。 ”又云: “子敬之法, 非草非行。 流便于行, 草又处其中间。 无藉因循, 宁拘制则, 挺然秀出, 务于简易; 情驰神纵, 超逸优游;临事制宜, 从意适便, 有若风行雨散, 润色花开, 笔法体势之中, 最为风流者也。 ”(《书议》 )
传说, 王献之曾经劝父亲改体, 主张把草书的连属笔势与行书的结构结合起来, 以别于草书旧法。 王献之的行草书, 正是用“草纵之致”的笔势写行书, 使笔势的连属流贯于字与字之间, 虚笔的映带牵连常常作实笔来写, 有如一笔而成, 弥缝了字间的距离, 行气通贯。 这种写法, 唐人称为“创草破正”(窦臮《述书赋》 ) , 将这种“非草非行”的体势名曰“破体”(徐浩《论书》 ) 。 明朝项穆说: “书至子敬, 尚奇之门开矣。 ”(《书法雅言·正奇篇》 )
4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颜真卿的行书名作是三篇文章的草稿: 《祭侄稿》 、 《争座位稿》 、 《告伯父稿》 , 人称“鲁公三稿”。 这三稿, 写于乾元元年(758年) 九月三日的《祭侄稿》 是墨彩焕然的真迹, 元朝书家鲜于枢称它是“天下行书第二”, 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 。
王羲之的《兰亭序》 也是稿本, 但涂改之笔较少, 字迹端正遒媚, 并不潦草。 《祭侄稿》 是一篇起草的初稿, 268字, 涂去了34字, 横涂纵抹, 圈点勾勒, 重叠复潦草, 说是满篇狼藉也不过分。
《祭侄稿》 追念颜季明生前报效国家的功劳, 愤慨叛军残害忠良的暴虐, 哀叹“父陷子死, 巢倾卵覆”的惨状。 颜真卿书写之际, 痛心疾首, 悲愤交集, 不能自禁, 与王羲之写《兰亭序》 志气平和的“即兴”状态很不一样。 边写边改, 笔墨浸透哀悼悲思, 墨点仿佛是从心底流出的泪滴, 线条如同悲怆的浩叹。
书写时, 颜真卿注意力都集聚于祭文的表达, 并不在意书法如何, 也就疏远了“作书”的意识, 这正是书法家常说的“无意于书”、 “心手两忘”的书写状态。 元朝张晏敏锐地看到这一点, 他说: “告(即告身, 相当于现代的委任状) 不如书简(书信) , 书简不如起草(文章的草稿) 。 但以告是官作, 虽端楷终为绳约。 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 则颇能放纵矣。 而起草又出于无心, 是其心手两忘, 直妙见于此也。 ”
颜真卿信笔写来, 笔毫在麻纸上皴擦争折, 渴笔很多, 墨色将浓遂枯, 带燥方润, 颇有穷变化于毫端的神奇, 出现了连颜真卿自己也无法预知的变化。 颜真卿“无心”于书法, 随手写来, 虽有潦草所致的“变态”, 但几十年积蓄的书法功夫, 个人的书写习惯, 隐秘地制约着“变态”。 因此, 仍可见出他用笔结字的“常态”。《祭侄稿》 虽然得到历代书法家的推崇, 但书法家并未把它当作临池的范本。 大概《祭侄稿》 的书法形式太极端, 是“极为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天才的自由挥洒的结合”, 远远超出普通书法家功夫和天资所能达到的程度。 即使颜真卿本人, 《祭侄稿》 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笔墨。
颜真卿《祭侄稿》 是“无意于书乃佳”的极端之作, 而王羲之《兰亭序》 是“即兴”书写的典范。 这两种作书(创作) 状态, 都是书法家心仪的书写境界。
附《祭侄稿》原文,译文:
原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口: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迫”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移牧(“河东近”涂去)河关。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舍”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译文:
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农历九月的朔日是为庚午日,初三日壬申, (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现今用清酒和多种美食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词曰:
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
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呜呼哀哉!
我承受是上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牧。亲人泉明,再至常山,带开盛装你首级的棺木,一同回来。抚恤、思念之情摧绝切迫,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 请等待一个遥远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墓地。你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请不要埋怨在这里长久作客。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