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中国文化下的小孩,必须很乖、很听父母长辈的话——这似乎已经上升为一项必须具备的素质。
但是很多的事实和研究表明,从小越是被家长严格管教的孩子,长大后叛逆的概率却越高——又是一类反直觉的知识,相信不少中国父母早已深有体会。
为什么偏偏强调中国式的环境?
西方亲子教育的理念正好相反,他们更乐意培养自己的孩子独立我的精神。崇尚个人自由主义的西方文化和中国强调合群的集体主义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所以西方世界看上去才更加地包容和开放,比如首先承认同性婚姻合法这种问题。
这并不是完全否定集体和集权的意识形态,但在家庭教育领域确实存在不少弊端。
在得到武志红的专栏提到的一项调查里,英国的小孩最喜欢说的字是"不",中国家庭则更多地说"是"。
"不"字,被很多网友票选为最为动听的一个字。
事实上,一个小孩的叛逆期并不是在什么所谓的青少年时代,在两到三岁已经达到了"叛逆初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
这意味着,中国的家长必须把小孩当做一个成年人来尊重和对待了,否则这日后的代价只能自己来承担。
关于这一点,在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里深有体会。
小的时候,我的老爸总喜欢"玩"我,这让我的内心深受伤害他却不以为意。我知道父亲并不是不爱我,但在他的意识里并没有把我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也让我的潜意识深处对他多少有些厌恶。
小孩并不如你想象地那么"不懂事",自尊的价值体系早已开始萌芽。
前些日子微博流传的视频,一个四川的小孩为了尊严打了别家孩子,还和校长"理论"一番。不少网友声援这位"要脸"的小朋友并斥责无知的所谓师长的管教,内容很有意思。
大部分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负有极大的责任,但是教育能力真的很受怀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呵呵哒……
反观大部分的现实,有多少从小就各种乖巧号称别人家的孩子,却在长大后叛逆辍学的,又有多少学生高考后撕书烧书从此厌恶再不学习的?
我们教育一手成就了他们。
如果你非要说,我家的孩子就一直很听话懂事呀。也许只是一份迟到了的叛逆,再者,你也无法窥探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背后的心理规律我们并不陌生。人的潜意识就不喜欢被否定,大人如此何况小孩呢?人生来就是喜欢被赞美的,所以权威的期待(罗森塔尔效应)才会发挥着无尽的威力。
换句话说,在充满爱的家庭和鼓励的家庭长大的小孩越容易变得成功和卓越,而只知道批评和管教的家长就只能得到小孩的反叛,长大后的叛逆小孩还会接着"迫害"下一代的孩子,这似乎都成了循环……(李笑来关于鼓励的那期,是值得重新回顾了。)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迷失的一代",典型的各种叛逆反社会和反权威,号称"我们不要战争只想做爱",并引来了大批年轻人乃至全社会对其生活方式的追捧。1923-1933颁布的联邦禁酒令之后,年轻一代竟然更加整日酗酒无度。
禁酒令反而增强了他们对酒精的好奇度,喝酒在当时被当做成年的重要标志。
禁酒让更多的年轻人喝酒,过度管教也只能引来孩子们的反抗。看吧,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和被否定,正是因为"人的作用",原本希望生活里向好的事却总是事与愿违。
基于以上的事实,我们如何调整教育孩子的策略呢?
第一,孩子也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请把孩子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朋友式亲子关系更容易获得成功。
第二,不是完全反对批评的话语,前提是你有没有足够的鼓励和肯定的语句,表现出你对孩子满满的喜欢?
要知道,来自父母的喜欢和期待是孩子积极潜意识的重要组成。
第三,赋予孩子足够的选择空间。有的时候小孩吃点甜食,只是出于好奇想了解味道而已。
父母需要把持好的只是孩子成长的大方向,而具体的选择和道路还要由他们自己来完成。
如果你看到这里,是时候反思一下:
你没有没有把自己小孩当做一个完整的人看待呢?
又或者,你有这般"懂事"值得骄傲的父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