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伊 图/花瓣网
❤
好的朋友的关系应该就像恋人关系一样,能够给予对方足够自我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在忙碌过后,共同分享进步的欣喜。
初中的时候,还不知道“合群”这个词,只知道一个人做事感觉会很奇怪,于是,吃饭会找同伴,上学、放学会找同伴,甚至上厕所都会问一句“有人和我一起去吗?”还记得那时思想品德老师给我们上课,她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做事总是风风火火的,在学校时,看到她总是一个人。她说“在大学时,我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一个人做所有事,效率特别高,我就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女生要等来等去,浪费时间。”那时的我们,还没有体会过“一个人”,甚至会害怕一个人,总觉得一个人就会被孤立,会被看不起,会被说闲话。所以,在老师给我们讲完她的大学经历以后,我们都在背后议论她是不是一个怪癖。
❤
上了大学,才知道,人生不仅应该有“合群”,还应该有“孤独”。很喜欢刘瑜的一句话“人要让自己活得像一支军队,对自己的大脑和心灵招兵买马。”
上个学期,和学妹一起吃饭,她是一个学金融的妹子,做事大大咧咧的,感情却极为细腻,常常在朋友圈里分享一些或忧桑或清新的小句子。她说她最近在忙一个股票类型的比赛,她想自己之后也慢慢炒股,爸妈也答应她只要她这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名次,就给她小一万的炒股初始资金,所以,她对这次比赛看的格外重要。经常一个人泡图书馆查资料、找案例、问老师,晚上很晚回到宿舍,刚开始几天,室友都还好,鼓励她,“加油,说不准就获得个省奖呢。”
后来,她的确获得省一等奖了,她想突出重围,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名次。在之前的准备中,她有了经验,也比之前更刻苦了。但与室友的关系却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晚上回到宿舍,不再是笑脸相迎,取而代之的是冷嘲热讽“呀,我们宿舍的学霸回来了呀。”
但她有一股子的拗性,坚信着认定的事一定要去完成,她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比较好的名次。从那以后,她还是一个人早起,一个人努力,一个人跑步,偶尔打电话给我“沐伊,我们一起去吃饭吧。”她也在一步步变得更优秀,拿了大大小小很多金融类奖项,还在学校社团混的风生水起。
我从心底为她感到高兴,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并为之努力。
她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孤独,不是为了“不合群”,而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
写着她,也想到了自己。
高中的时候,我宁愿饿着也不会一个人去食堂吃饭,那时,闺蜜即使不吃饭也会去食堂坐在我对面看着我吃饭。
大一的时候,我也会追求着和室友一个脚步,一起赖床,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下课,大二的时候,在社团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开始为了社团忙里忙外,也学会了一个人的独处,学会了一个人的早起、一个人泡图书馆、一个人吃饭。不再觉得一个人会浑身不自在。
现在,意识到时间的可贵和自身的不足,也感觉到毕业的压力重重袭来,开始学会一个人思考未来,思考自己。
开始意识到,不应该将就自己去迎合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必强求和别人一致。
我不是标榜一个人享受孤独是多么优秀,也没有贬低合群是多么不正确。而是认为与其去迎合他人而强迫自己,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拿来提升自己。毕竟以后,最可靠的还是你自己。
❤
经常在图书馆看到一个同学院的女孩子,总是素颜朝天,一个人孑孑独行,偶尔在走廊背着厚厚的英语书,偶尔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表情,我很少看到她和别人一起。
我和她说话是在深夜从图书馆回宿舍时。那个晚上,阴晴不定的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她被困在了图书馆,我和朋友经过,刚好我们有两把伞就借给了她一把。从那以后,她看到我都会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偶尔在图书馆聊天,她说她准备考研,压力好大,但也想试一把,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后来知道她在班上的成绩非常好,好几个学期都拿到了一等奖学金。
很羡慕他们在大学一开始的时候就清楚地给自己定了位,然后,用四年的努力去达到他们心目中的目标,即使一个人,也很开心。
❤
我很感激现在这种一个人的孤独,让我在激流勇进的人群中能够找到一小块空间,让我停下脚步,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审视对未来的定位。
这是我生活的常态,不用遮遮掩掩,不需瞻前顾后,只要做好自己,在自己的领地内当好自己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