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这样几句名言:“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它的意思是“自我表现的人不能明察事物;自以为是的人分不清是非界线;自夸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人得不到长进”。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就有这样一段轶事: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无事可做,两人就一同游览寺院,偶然发现一块唐朝遗留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记忆力很强,于是将碑文朗诵两遍。肃王边听边走,好像全不在意的样子。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炫耀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地方就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肃王看后,拿笔把所缺的字全部补上,又将元用四五个错误的地方予以修正,改完将笔放下,和别人谈其他的事,脸上没有半点骄矜之色。元用既惊讶又佩服。
如果用中国的一句俗语来形容像元用这类人,有点成就马上“飘飘然”者,那就是“半瓶醋晃荡”。
西方有句谚语“空心的谷穗老高傲地举头向天,而饱满的谷穗总低头向地”。自然界如此,在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无知的人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常常眼高于顶;而有智慧的人,总是不耻下问,谦虚好学。
解缙的妙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也告诉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莫自夸,自取其辱;需谦逊,方为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