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

昨天下午我终于读完了这本《阿Q正传》,说来惭愧,我已经从图书馆借了一个多月,昨天之前,却只是翻阅了几页。

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从小学就在课本里见过,初中老师更是对这本《阿Q正传》赞不绝口。

出乎意料的是,这篇小说很短,甚至在这本书后面还有两篇鲁迅先生的小说。

我在看到阿Q被拉去枪毙时,还有些意犹未尽,总觉得应该给这个小说人物一点转折的韵味,在初中老师的口中,我隐约记得阿Q最终虽然是死了,但是死的画面应该比较隆重。要不缘何我的老师一直念起呢。

好吧,希望我的浅薄的疑惑不会污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义。通读下来,我读的很浅薄,能看懂的只是作者想表达的,在那个乱世里,虽然有人喊着闹革命,但还是没有解决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甚至让他们本不美好的日子雪上加霜。这些革命者,打着革命的旗号 ,尽是干些抢掠污蔑的事。老百姓的热闹,来自看枪毙不如看砍头的爽,来自在阿Q被拉去巡街时他唱几句后一阵子的喝好声。

阿Q有罪吗?谁也不知道,谁也不关心。这样一个圆圈都画不圆的百姓,不明不白地就认了罪被处死。

我老师说,阿Q这个名字,这是鲁迅先生在暗指底层百姓虽然剪了辫子,但心里却留着一把辫子。我不能太明白这个意思,阿Q这个人,他的精神胜利法也让我有点搞不明白。这种人,连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无法保持,为什么心理这么丰富,为什么这么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说年轻人渴望博得关注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世界,还抱有一股冲劲儿,一种豪气,阿Q被现实一步步打垮,为什么没有穷思变,反而整天口头上过嘴瘾呢?

哦,说到这,前两天巴啦啦小魔仙里的主演因为意外去世的时候,好多人在她的微博下评论的言语,让我不能理解。

我们从古至今,讲究死者为大,人都去世了,还在那过嘴瘾,在网上肆意评论,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为什么现在好多人都要把一个人的某一个时期的行为做为对这个人全身上下肆意攻击的由头呢?

这本书的另外两篇小说,是祝福与伤逝,因为祝福在前,又出现了作者自己,最初我以为这个伤逝和祝福一样,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呢。

后来百度一搜才知道,这篇爱情小说是作者唯一一部出版的爱情小说。这是个悲剧,两位主人公不仅分开,女的甚至去世了。这篇小说里说的一些,很现实,我们现在也没有逃过。

上面说爱情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类似这样说的,先有生活才有爱情。

还告诉我们,哪怕曾经爱的多么热烈,也会有淡如水的一天。我们为爱情做过的所谓的妥协,是一个刽子手,把两个人的感情推向深渊。所以,不要为了一时的冲动放弃原来的自己,失去独立的个体,最终谁也拯救不了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书的时候,通过鲁迅的简介就已经知道《阿Q正传》这部中篇小说,只是当时条件不允许没有课外书,后来高中大学有图书馆也...
    慕爱希阅读 785评论 0 11
  • 阿Q在社会的不平稳下,总是想让别人去高看他,高看他的位置,其实他什么也不是,因为他与胡妈之间的误会,导致了大家对...
    洛施晨吖阅读 297评论 0 1
  • 众所周知《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Q”。小说集中塑造了...
    执念_9f8f阅读 1,385评论 0 9
  • 一直以来,印象中鲁迅先生的作品寓意深刻,晦涩难懂。我在读书时一般都选择一些畅销类读物,故而经典作品读之甚少。因为读...
    晚风中Sharon阅读 3,922评论 0 5
  • 阿Q,确实很Q,很弹牙。在小说中,他卑怯、欺软怕硬:遇到人高马大的王胡,与之打架力气不敌,便称“君子动口不动手”;...
    傻傻期待阅读 59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