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13个月,正在学步期,能稳稳地站着,他喜欢拉着大人的一根手指走路,也能双手推着凳子走,但就是不敢双手松开走路。
我鼓励他大胆走,让他站着走向我,他做出一副十分害怕的表情,嘴里发出吓哭的声音,小手无助地伸向你,但是又抓不到,看起来非常可怜。
再后来,他干脆慢慢地蹲下,一屁股坐在地上,你如果不抱起他,他就躺在地上了。这时越是拉他起来,他越是往下滑,最终只能放弃让他独自走路。这就是1岁出头的儿子,对我的抗争。
别看小小婴儿那么无助,其实他饿了、饱了、困了、无聊了,总有办法“使唤”大人,满足自己的需求。连小婴儿都有这个能力,更别提七八岁、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对付大人的办法更多。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就明白了。
最近听完一本书《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我印象深刻的一些话是:
家长放下让孩子听话的执念后,孩子才会真的听话。
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前几次或许有用,会镇住孩子,但是这种效果会逐渐降低,最终孩子会对你的吼叫无动于衷。
你怎样暴力对待孩子,孩子会有学有样,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等他的力量和你平衡或超过你时,会加倍奉还给你。
没有一个孩子会认为父母给予的爱太多了,相反,他们都渴望父母真正的爱,即便一个极端叛逆的孩子,内心也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所以,我现在的想法是,孩子虽然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不成熟,但是他并不弱小,作为父母,要和孩子平等相处,给予充分的呵护和爱。
孩子是一面镜子,能映射出我们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陷,孩子如果有问题,家长一定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