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老师星球上看到一篇推文,达到了112万的销售额,10%的转化率,捧红了一个刚入场的牙刷品牌,很精彩。
他是怎么写的呢?
说道充电,值得一提的是U1牙刷的电池容量:充电三小时,刷牙六个月。其它电动牙刷一次充电的可用市场一般是7-21天。(能不能用到6个月我还不知道,反正我用了快两个月了,还是满电。)
这个句式是:
说到__
XX是__,其它是__,
能不能__反正___
暂且想一想,我们平常是怎么写产品特点的呢?
是不是大多数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的U1牙刷充电三小时,刷牙六个月,而其它电动牙刷一次充电的可用市场一般是7-21天,相比其它牙刷,我们更省电省力。
看到区别了吗?
其实差别不太大,只是多出了这样一句话——(能不能用到6个月我还不知道,反正我用了快两个月了,还是满电。)
但带给读者的感受和效果,却是大为不同。
我们用心感受一下,这句话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1、 打消读者疑虑,作者本身在使用牙刷,亲身证明牙刷都用了2个月,而且还是满电,获得了读者的信任
2、 自爆对产品的性能的怀疑,让读者感觉你的意见客观中证,而不是一味的说自己产品好,赢得顾客好感
3、 这句话,特别口语化,像是跟好朋友在聊天,一下子拉近与顾客的距离
4、 这句话,让读者一下子看到,会感到很诧异,不由的对产品多了几分好感。
仔细体会下,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再举2个例子,你来感受一下:
你学会了吗?